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2.3 综合述评 | 第15-16页 |
1.3 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1.3.1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3.2 灾害学理论与应急管理理论 | 第17-21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基本分析 | 第23-29页 |
2.1 机制的相关概念及界定 | 第23-24页 |
2.1.1 机制的概念 | 第23页 |
2.1.2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理分析 | 第23-24页 |
2.2 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原则与作用 | 第24-26页 |
2.2.1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原则分析 | 第24-25页 |
2.2.2 政府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 第25-26页 |
2.3 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基本体系设置 | 第26-28页 |
2.3.1 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 | 第26-28页 |
2.3.2 法律与制度规范 | 第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现状及问题 | 第29-35页 |
3.1 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现状 | 第29-32页 |
3.1.1 应急管理的体系运行机制 | 第29页 |
3.1.2 应急管理的预警机制 | 第29-30页 |
3.1.3 应急管理的紧急处理机制 | 第30页 |
3.1.4 应急管理的事后协调与评估机制 | 第30-31页 |
3.1.5 政府应急管理取得的成绩 | 第31-32页 |
3.2 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问题 | 第32-34页 |
3.2.1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专门机构设置落后 | 第32页 |
3.2.2 没有专设的指挥中心与完善的机制 | 第32-33页 |
3.2.3 快速反应能力及机制建设有待加强 | 第33页 |
3.2.4 人力物力等资源保障不足 | 第33-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国内总结与国外借鉴 | 第35-44页 |
4.1 国内总结---“汶川地震” | 第35-37页 |
4.1.1 汶川地震区的有关区情特点 | 第35页 |
4.1.2 汶川大地震概述 | 第35-36页 |
4.1.3 汶川地震给我们的启示 | 第36-37页 |
4.2 国外借鉴---日本与俄罗斯 | 第37-41页 |
4.2.1 日本的经验总结 | 第37-40页 |
4.2.2 俄罗斯的经验总结 | 第40-41页 |
4.3 发达国家应急管理工作特点与经验启示 | 第41-43页 |
4.3.1 发达国家应急管理的经验总结 | 第41-42页 |
4.3.2 发达国家的基本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42-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完善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的对策 | 第44-48页 |
5.1 完善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 | 第44-45页 |
5.1.1 体系的切换原则 | 第44-45页 |
5.1.2 分级分类处理原则 | 第45页 |
5.1.3 资源的协调及管理原则 | 第45页 |
5.2 完善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 第45-48页 |
5.2.1 建立统一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 | 第45-46页 |
5.2.2 建立综合灾害信息和应急指挥平台 | 第46页 |
5.2.3 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机制 | 第46页 |
5.2.4 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保障机制 | 第46-47页 |
5.2.5 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信息发布机制 | 第47-4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