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质量的计算机检测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焊缝表面轮廓检测方法 | 第12-13页 |
1.2.2 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常规无损检测方法介绍 | 第14-15页 |
1.2.4 涡流检测焊缝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5 计算机对涡流问题的仿真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7-20页 |
1.3.1 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带钢焊缝检测工艺方案设计 | 第20-23页 |
2.1 酸轧机组激光焊机的工况分析 | 第20-21页 |
2.2 焊缝缺陷对焊缝质量的影响 | 第21页 |
2.3 检测方案的确定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涡流检测带钢焊缝质量的研究 | 第23-45页 |
3.1 涡流检测原理及阻抗分析法 | 第23-24页 |
3.1.1 涡流检测原理 | 第23-24页 |
3.1.2 阻抗分析法 | 第24页 |
3.2 涡流检测带钢焊缝可行性数值仿真分析 | 第24-37页 |
3.2.1 ANSYS-APDL有限元仿真 | 第25-37页 |
3.3 实验系统方案的相关简介 | 第37-39页 |
3.3.1 实验系统和设备的来源组成 | 第37页 |
3.3.2 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 | 第37页 |
3.3.3 试样采集 | 第37-38页 |
3.3.4 阻抗平面图的设定 | 第38-39页 |
3.4 实验装置简介 | 第39-43页 |
3.4.1 实验得出的结论 | 第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焊缝表面质量检测装置的研制 | 第45-53页 |
4.1 焊缝表面质量对焊缝强度的影响分析 | 第45页 |
4.2 焊缝表面质量检测方法的选择 | 第45-46页 |
4.2.1 检测方法的选择 | 第45页 |
4.2.2 机器视觉检测法 | 第45页 |
4.2.3 无损检测法 | 第45-46页 |
4.2.4 激光扫描法 | 第46页 |
4.3 激光探头的选择 | 第46-48页 |
4.4 焊缝表面质量检测装置的建立 | 第48-52页 |
4.4.1 激光传感器固定支架的设计 | 第49-50页 |
4.4.2 控制箱的设计及安装 | 第50-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焊缝质量数据处理和评价软件研制 | 第53-84页 |
5.1 涡流信号的处理 | 第53-60页 |
5.1.1 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电路原理 | 第53页 |
5.1.2 涡流阻抗分析法 | 第53-56页 |
5.1.3 放置式探头阻抗研究 | 第56-58页 |
5.1.4 软件界面的参数设置 | 第58-60页 |
5.2 焊缝表面质量检测信号的处理 | 第60-62页 |
5.2.1 工控机的数据采集 | 第61页 |
5.2.2 操作室主机的数据采集 | 第61-62页 |
5.3 焊缝表面质量评价软件的设计 | 第62-68页 |
5.3.1 焊缝实时显示功能的设计 | 第63-65页 |
5.3.2 焊缝实时分析功能的设计 | 第65-66页 |
5.3.3 浏览焊缝历史记录功能的设计 | 第66-67页 |
5.3.4 图像清晰度调整功能的设计 | 第67-68页 |
5.3.5 焊缝中心线调整功能的设计 | 第68页 |
5.4 分类器软件设计 | 第68-72页 |
5.4.1 焊缝形貌及缺陷图像特征研究 | 第68-69页 |
5.4.2 建立图像样本库 | 第69-70页 |
5.4.3 针对特征设计算法 | 第70-72页 |
5.5 涡流检测带钢边部缺陷的试验研究 | 第72-83页 |
5.5.1 实验试样的制取 | 第72页 |
5.5.2 实验设备介绍 | 第72-73页 |
5.5.3 实验参数的选择 | 第73-75页 |
5.5.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5-81页 |
5.5.5 报警信号与实际边裂间的关系 | 第81-8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6.1 总结 | 第84页 |
6.2 展望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