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的衔接和协调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2页
        1.1.1 课题背景第9页
        1.1.2 本文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9-10页
        1.1.3 研究目的和创新之处第10页
        1.1.4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17页
2 我国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衔接和协调的现状第17-22页
    2.1 政府主导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现状第17-18页
        2.1.1 政府主导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的现有框架第17-18页
        2.1.2 政府主导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的角色定位第18页
        2.1.3 政府主导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的权责划分第18页
    2.2 社区自治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的现状第18-20页
        2.2.1 社区自治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的现有框架第19页
        2.2.2 社区自治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的角色定位第19页
        2.2.3 社区自治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的权责划分第19-20页
    2.3 政社合作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的现状第20-21页
        2.3.1 政社合作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的现有框架第20页
        2.3.2 政社合作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的角色定位第20页
        2.3.3 政社合作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的权责划分第20-21页
    2.4 我国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衔接和协调的总体趋势第21-22页
3 我国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衔接和协调存在的问题第22-27页
    3.1 角色定位问题第22-23页
    3.2 责任划分问题第23页
    3.3 权力关系问题第23-25页
    3.4 城市社区自治事务多元参与不足第25-27页
4 我国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衔接和协调的问题产生的原因第27-32页
    4.1 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的角色错位产生的原因第27-28页
    4.2 社会责任问题的产生原因第28-29页
    4.3 权力关系问题的产生原因第29-30页
    4.4 城市社区自治事务多元参与不足的原因第30-32页
5 国外社区自治与政府治理关系的处理模式第32-37页
    5.1 政府主导型关系模式第32-33页
    5.2 社区自治模式第33-34页
    5.3 混合型治理模式第34-35页
    5.4 国外社区自治与政府治理关系的处理经验第35-37页
6 对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衔接和协调问题提出的建议第37-42页
    6.1 调整基层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角色定位第37-39页
        6.1.1 完善社区自治组织的相关法律第37-38页
        6.1.2 通过法律调整政府在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定位第38-39页
        6.1.3 建立社区自治组织与其他主体的协调机制第39页
    6.2 调整基层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责任划分第39-40页
    6.3 调整基层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的权力关系第40-42页
        6.3.1 培养社区居民的自治权利意识第40页
        6.3.2 建立公权监督机制第40-41页
        6.3.3 拓宽社区的资金来源渠道第41-42页
结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公共服务满意度测度模型构建实证研究--以上海N街道为例
下一篇: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研究--以第一届全国青运会志愿者“小青果”管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