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9页 |
1.1.2 本文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1.1.3 研究目的和创新之处 | 第10页 |
1.1.4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 我国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衔接和协调的现状 | 第17-22页 |
2.1 政府主导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现状 | 第17-18页 |
2.1.1 政府主导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的现有框架 | 第17-18页 |
2.1.2 政府主导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的角色定位 | 第18页 |
2.1.3 政府主导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的权责划分 | 第18页 |
2.2 社区自治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的现状 | 第18-20页 |
2.2.1 社区自治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的现有框架 | 第19页 |
2.2.2 社区自治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的角色定位 | 第19页 |
2.2.3 社区自治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的权责划分 | 第19-20页 |
2.3 政社合作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的现状 | 第20-21页 |
2.3.1 政社合作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的现有框架 | 第20页 |
2.3.2 政社合作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的角色定位 | 第20页 |
2.3.3 政社合作型衔接和协调模式的权责划分 | 第20-21页 |
2.4 我国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衔接和协调的总体趋势 | 第21-22页 |
3 我国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衔接和协调存在的问题 | 第22-27页 |
3.1 角色定位问题 | 第22-23页 |
3.2 责任划分问题 | 第23页 |
3.3 权力关系问题 | 第23-25页 |
3.4 城市社区自治事务多元参与不足 | 第25-27页 |
4 我国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衔接和协调的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7-32页 |
4.1 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的角色错位产生的原因 | 第27-28页 |
4.2 社会责任问题的产生原因 | 第28-29页 |
4.3 权力关系问题的产生原因 | 第29-30页 |
4.4 城市社区自治事务多元参与不足的原因 | 第30-32页 |
5 国外社区自治与政府治理关系的处理模式 | 第32-37页 |
5.1 政府主导型关系模式 | 第32-33页 |
5.2 社区自治模式 | 第33-34页 |
5.3 混合型治理模式 | 第34-35页 |
5.4 国外社区自治与政府治理关系的处理经验 | 第35-37页 |
6 对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衔接和协调问题提出的建议 | 第37-42页 |
6.1 调整基层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角色定位 | 第37-39页 |
6.1.1 完善社区自治组织的相关法律 | 第37-38页 |
6.1.2 通过法律调整政府在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定位 | 第38-39页 |
6.1.3 建立社区自治组织与其他主体的协调机制 | 第39页 |
6.2 调整基层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责任划分 | 第39-40页 |
6.3 调整基层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的权力关系 | 第40-42页 |
6.3.1 培养社区居民的自治权利意识 | 第40页 |
6.3.2 建立公权监督机制 | 第40-41页 |
6.3.3 拓宽社区的资金来源渠道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