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市物价局公务员绩效管理优化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2.1.1 公务员 | 第15页 |
2.1.2 绩效、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 | 第15-16页 |
2.1.3 公务员绩效管理 | 第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2.2.1 激励理论 | 第16页 |
2.2.2 标杆理论 | 第16-17页 |
2.2.3 行政生态学理论 | 第17页 |
2.3 绩效考核主流方法 | 第17-19页 |
2.3.1 KPI法 | 第17页 |
2.3.2 360度考核法 | 第17-18页 |
2.3.3 平衡计分法 | 第18页 |
2.3.4 层次分析法 | 第18-19页 |
3 Y市物价局公务员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 第19-31页 |
3.1 Y市物价局基本情况 | 第19-22页 |
3.1.1 Y市物价局机构建制情况 | 第19页 |
3.1.2 Y市物价局基本职能及人员结构 | 第19-21页 |
3.1.3 Y市物价局工作的特点 | 第21-22页 |
3.2 Y市物价局公务员绩效管理现行做法 | 第22-23页 |
3.2.1 主要内容及实施主体 | 第22页 |
3.2.2 程序和方法 | 第22页 |
3.2.3 结果的运用 | 第22-23页 |
3.3 调查问卷及结果分析 | 第23-31页 |
3.3.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3页 |
3.3.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3-31页 |
4 Y市物价局公务员绩效管理主要不足及原因分析 | 第31-34页 |
4.1 主要不足 | 第31-32页 |
4.1.1 绩效考核量化程度不高 | 第31页 |
4.1.2 日常考核较为缺乏 | 第31页 |
4.1.3 绩效结果区分度有限 | 第31-32页 |
4.1.4 绩效沟通较为粗糙 | 第32页 |
4.1.5 绩效结果运用不到位 | 第32页 |
4.2 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4.2.1 缺乏管理人才和科学工具 | 第32-33页 |
4.2.2 激励手段不足 | 第33页 |
4.2.3 传统文化影响 | 第33-34页 |
5 国外公务员绩效管理经验 | 第34-37页 |
5.1 英国公务员绩效管理 | 第34页 |
5.2 美国公务员绩效管理 | 第34-35页 |
5.3 德国公务员绩效管理 | 第35-36页 |
5.4 日本公务员绩效管理 | 第36-37页 |
6 优化Y市物价局公务员绩效管理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37-51页 |
6.1 优化绩效管理的目标 | 第37页 |
6.2 优化绩效管理的原则 | 第37-38页 |
6.2.1 确保切实可行 | 第37页 |
6.2.2 坚持公平公正 | 第37页 |
6.2.3 注重广泛参与 | 第37页 |
6.2.4 实现绩效结果的量化 | 第37页 |
6.2.5 注重结果沟通与运用 | 第37-38页 |
6.3 优化绩效管理的基础准备工作 | 第38-39页 |
6.3.1 加强绩效管理组织领导 | 第38页 |
6.3.2 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 | 第38-39页 |
6.3.3 建立专家顾问机制 | 第39页 |
6.4 优化绩效考核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39-49页 |
6.4.1 确定考核对象 | 第39页 |
6.4.2 确定考核指标 | 第39-43页 |
6.4.3 量化指标权重 | 第43-46页 |
6.4.4 确定考核程序、规则 | 第46-49页 |
6.5 优化绩效沟通的对策建议 | 第49页 |
6.6 优化绩效结果运用的对策建议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