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论文

从传播学视角解析《中国好歌曲》本土化特征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绪论第9-12页
    (一) 研究缘由第9-10页
    (二) 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三) 研究方法第11-12页
二、中国音乐类真人秀节目现状第12-16页
    (一) 引进节目占绝大多数,娱乐化倾向严重第12-13页
    (二) 互相模仿,难有自身特色第13页
    (三) 明星与草根相结合,合力演“秀”第13-14页
    (四) 真人秀节目产业化发展不足第14-16页
三、基于“5W”模式分析《好歌曲》本土化过程第16-28页
    (一) 传播者身份的延续与多元化第16-19页
        1. 传播者身份的延续第16-19页
            (1) 延用“好声音”原班制作团队第16页
            (2) 参赛者的延续性第16-19页
            (3) 受众也是传播者第19页
        2. 传播者身份的多元化第19页
    (二) 传播内容的承袭与拓展第19-23页
        1. 传播内容的承袭第19-21页
            (1) 比赛形式的一致第19-20页
            (2) 导师队伍的模仿第20页
            (3) 比赛过程的相似第20页
            (4) 视听语言风格的延续第20-21页
        2. 传播内容的拓展与突破第21-23页
            (1) 从好声音到好歌曲第21页
            (2) 从情歌主打到音乐种类多元化第21-22页
            (3) 弱化淘汰,冠军并不只属于一个人第22-23页
    (三) 传播渠道的沿袭与多样化第23-27页
        1. 传播渠道的沿袭第24-26页
            (1) 广告传播第24页
            (2) 彩铃传播第24页
            (3) 演唱会传播第24页
            (4) 签约演员延续传播第24页
            (5) 音乐专辑传播第24-26页
            (6) 访谈节目传播第26页
        2. 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第26-27页
    (四) 受传者的广泛性与扩大化第27页
        1. 受传者的广泛性第27页
        2. 受传者的扩大化第27页
    (五) 传播效果反馈模式的延续第27-28页
四、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中国好歌曲》的不足之处第28-30页
    (一) 传播内容的重复第28-29页
        1. 比赛内容重复,容易让观众审美疲劳第28页
        2. 淘汰赛过程不透明,观众对公平性产生质疑第28-29页
    (二) 传播渠道过于单一第29页
    (三) 传播反馈效果不明显第29-30页
五、《中国好歌曲》成功本土化的启示第30-32页
    (一) 产业化发展是电视节目持续发展的条件第30页
    (二) 版权是电视节目发展的新动力第30-31页
    (三) 传播内容的“三贴近”是节目成功的保证第31-32页
结语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35页
致谢第35-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谁的空间,谁的文化—彝人古镇空间与符号解读
下一篇:雇主品牌的网络传播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