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品牌的网络传播创新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 绪论 | 第10-21页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5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2、 研究问题的界定 | 第12-14页 |
3、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8-21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 研究思路 | 第19-21页 |
二、 雇主品牌的基本界定 | 第21-33页 |
(一) 雇主品牌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1、 人力资源理论 | 第21-23页 |
2、 品牌学理论 | 第23-24页 |
3、 心理契约理论 | 第24-25页 |
(二) 雇主品牌的多维定义 | 第25-28页 |
1、 偏向符号的理解 | 第26-27页 |
2、 偏向管理工具的理解 | 第27页 |
3、 偏向雇主形象的理解 | 第27-28页 |
(三) 雇主品牌与企业 | 第28-31页 |
1、 雇主品牌与企业品牌 | 第28-29页 |
2、 雇主品牌与产品品牌 | 第29-31页 |
3、 雇主品牌与企业社会责任 | 第31页 |
(四)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三、 雇主品牌网络传播创新的机遇与挑战 | 第33-43页 |
(一) 雇员网络使用与雇主品牌网络传播创新 | 第33-35页 |
1、 潜在雇员网络使用情况 | 第33-34页 |
2、 网络应聘成雇员主流选择 | 第34-35页 |
3、 内部雇员的跨部门网络协调 | 第35页 |
(二) 网络对企业雇主品牌传播的优势 | 第35-38页 |
1、 精确的受众分析利于确定传播定位 | 第35-36页 |
2、 强大的交互性利于增进雇佣关系 | 第36-37页 |
3、 无限的社交接触利于雇员价值认同 | 第37页 |
4、 良好的及时性利于品牌形象维护 | 第37-38页 |
(三) 新型网络环境与雇主品牌网络创新挑战 | 第38-42页 |
1、 网络程序时间的加倍压缩 | 第38-39页 |
2、 web3.0 与 4G 时代的到来 | 第39-40页 |
3、 线性内容叙事结构的消亡 | 第40-41页 |
4、 网民注意力被加剧碎片化 | 第41-42页 |
(四)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四、 我国企业雇主品牌网络传播现存问题 | 第43-50页 |
(一) 传播者自身的不足 | 第43-45页 |
1、 传播者缺乏品牌传播意识 | 第43-44页 |
2、 企业品牌战略架构混乱 | 第44页 |
3、 缺乏专门的执行组织 | 第44-45页 |
(二) 与雇员沟通过程的问题 | 第45-47页 |
1、 传播方式缺乏互动性 | 第45-46页 |
2、 传播计划欠缺受众分析支持 | 第46页 |
3、 传播过程缺乏危机管理 | 第46-47页 |
4、 传播内容较少体现核心价值观 | 第47页 |
(三) 传播效果评估的欠缺 | 第47-49页 |
1、 对传播效果的错误认识 | 第48页 |
2、 缺乏效果评估机制 | 第48-49页 |
(四)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五、 雇主品牌网络传播创新策略 | 第50-60页 |
(一) 基于大数据的雇主品牌传播 | 第50-52页 |
1、 运用大数据时代的传播思维 | 第50-51页 |
2、 依据相关关系塑造品牌形象 | 第51-52页 |
3、 利用数据创新维持雇主品牌形象 | 第52页 |
(二) 开发雇员的认知盈余 | 第52-55页 |
1、 构建自由时间的聚集平台 | 第53-54页 |
2、 保证雇员的充分分享 | 第54页 |
3、 引导个人分享变为公民分享 | 第54-55页 |
(三) 社会化的传播内容形式 | 第55-58页 |
1、 娱乐化的内容定位 | 第56页 |
2、 游戏化的内容模式 | 第56-57页 |
3、 非线性叙事的内容格式 | 第57-58页 |
(四) 超越信息的组织 | 第58-59页 |
(五)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基本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件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