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引言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1.2.1 资产证券化动因研究 | 第16-18页 |
1.2.2 资产证券化效果研究 | 第18-19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9-20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0-2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 本文基本框架 | 第21-22页 |
2 资产证券化理论概述 | 第22-27页 |
2.1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 第22-23页 |
2.1.1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 第22页 |
2.1.2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 | 第22页 |
2.1.3 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 第22-23页 |
2.2 资产证券化的一般动因 | 第23-24页 |
2.2.1 开辟新的融资渠道,降低成本融资 | 第23页 |
2.2.2 优化财务报表,实现有效套利 | 第23-24页 |
2.3 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效果 | 第24-25页 |
2.3.1 改善管理效率 | 第24页 |
2.3.2 优化资本结构 | 第24-25页 |
2.4 资产证券化作用的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2.4.1 风险隔离原理 | 第25页 |
2.4.2 资产组合原理 | 第25页 |
2.4.3 未来现金流原理 | 第25-26页 |
2.4.4 信用分工原理 | 第26-27页 |
3 “京东白条”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案例介绍 | 第27-37页 |
3.1 “京东白条”简介及其资产证券化背景 | 第27-31页 |
3.1.1 京东世纪贸易历史沿革 | 第27-28页 |
3.1.2 “京东白条”的形成过程 | 第28页 |
3.1.3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 第28-31页 |
3.2 “京东白条”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过程介绍 | 第31-34页 |
3.2.1 选定资产并建立资产池 | 第31页 |
3.2.2 设立特殊目的机构并出售资产池 | 第31-32页 |
3.2.3 增级信用和信用评级 | 第32-33页 |
3.2.4 发售资产支持证券收回资金 | 第33页 |
3.2.5 管理后续交易并支付证券 | 第33-34页 |
3.3 “京东白条”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特点 | 第34-37页 |
3.3.1 以互联网消费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 | 第34页 |
3.3.2 以自有大数据征信体系保障入池资产质量 | 第34-35页 |
3.3.3 以循环购买资产维持资产池预设规模 | 第35页 |
3.3.4 以不同风险收益划分资产支持证券等级 | 第35-36页 |
3.3.5 以内部增信保障资产支持证券偿还 | 第36-37页 |
4 “京东白条”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动因分析 | 第37-44页 |
4.1 降低成本 | 第37-39页 |
4.1.1 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 第37页 |
4.1.2 减少信息披露,降低信息披露成本 | 第37-38页 |
4.1.3 加快应收账款收回,降低管理成本 | 第38页 |
4.1.4 改善融资自由度,降低运作成本 | 第38-39页 |
4.2 获取收益 | 第39-41页 |
4.2.1 利用筹入与贷出利差,截取差额收益 | 第39页 |
4.2.2 自持次级债券,赚取超额收益 | 第39-40页 |
4.2.3 提供流动性补偿,谋取长期发展收益 | 第40-41页 |
4.2.4 提高财务表现,汲取间接受益 | 第41页 |
4.3 管理风险 | 第41-44页 |
4.3.1 管理应收账款的有关风险 | 第41-42页 |
4.3.2 管理白条业务受账期限制的风险 | 第42-44页 |
5 “京东白条”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效果分析 | 第44-49页 |
5.1 对发起人的作用效果 | 第44-45页 |
5.1.1 降低了白条业务的依赖性 | 第44页 |
5.1.2 推动了白条品牌的建立 | 第44-45页 |
5.1.3 铺垫了“京东ABS云平台”的建立 | 第45页 |
5.2 对投资人的作用效果 | 第45-47页 |
5.2.1 提升了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 第45-46页 |
5.2.2 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 第46页 |
5.2.3 优化了投资组合 | 第46-47页 |
5.3 对资本市场的作用效果 | 第47-49页 |
5.3.1 提供了优质金融产品 | 第47页 |
5.3.2 强化了资源配置功能 | 第47-49页 |
6 研究结论和启示 | 第49-5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9-51页 |
6.1.1 京东自有大数据体系推动了“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成功 | 第49页 |
6.1.2 京东内部供应链的完善降低了应收账款坏账率 | 第49-50页 |
6.1.3 “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促进了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发展 | 第50-51页 |
6.2 启示 | 第51-53页 |
6.2.1 资产证券化成功的前提是优质的基础资产 | 第51页 |
6.2.2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逐渐发展是我国资本市场日益完善的体现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