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1.引言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1.2.1 关于大股东资金占用动因的研究 | 第16-17页 |
1.2.2 关于大股东资金占用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7-18页 |
1.2.3 关于大股东资金占用防范对策的研究 | 第18-19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9-20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 论文基本框架 | 第20-22页 |
2.大股东资金占用理论概述 | 第22-29页 |
2.1 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相关概念 | 第22-25页 |
2.1.1 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界定 | 第22-23页 |
2.1.2 新三板挂牌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现状 | 第23-24页 |
2.1.3 防范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监管规定 | 第24-25页 |
2.2 大股东资金占用的主要方式 | 第25-26页 |
2.2.1 直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 第25页 |
2.2.2 利用关联交易转移上市公司资产 | 第25-26页 |
2.2.3 利用上市公司进行借款担保 | 第26页 |
2.3 大股东资金占用理论分析角度 | 第26-29页 |
2.3.1 内部人利益侵占理论 | 第26-27页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7页 |
2.3.3 舞弊三角理论 | 第27-29页 |
3.金洋新材大股东资金占用概况 | 第29-37页 |
3.1 金洋新材公司介绍 | 第29-31页 |
3.1.1 金洋新材公司基本情况 | 第29页 |
3.1.2 金洋新材股本结构 | 第29-30页 |
3.1.3 金洋新材新三板融资概况 | 第30-31页 |
3.2 金洋新材大股东资金占用方式 | 第31-34页 |
3.2.1 大股东直接借款 | 第31-32页 |
3.2.2 利用子公司间接占款 | 第32页 |
3.2.3 利用挂牌公司违规担保 | 第32-33页 |
3.2.4 对外拆借资金 | 第33-34页 |
3.3 金洋新材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动机 | 第34-37页 |
3.3.1 钽铌市场低迷,大股东急于寻求多元化经营 | 第34页 |
3.3.2 补充关联方资金需求 | 第34-35页 |
3.3.3 大股东存在资金占用先例 | 第35-37页 |
4.金洋新材大股东资金占用得以实现的原因分析 | 第37-43页 |
4.1 大股东隐蔽资金占用途径 | 第37-38页 |
4.1.1 占用资金通过其他应收款进行账务处理 | 第37页 |
4.1.2 重大事项不履行内部审议流程 | 第37-38页 |
4.1.3 不主动向券商履行告知义务 | 第38页 |
4.2 公司内部治理不健全,为大股东占用资金提供了机会 | 第38-41页 |
4.2.1 股权过于集中,大股东掌握绝对控制权 | 第38-39页 |
4.2.2 董事会、监事会力量薄弱,无法形成有力制衡 | 第39-40页 |
4.2.3 制度执行不力,内部控制薄弱 | 第40-41页 |
4.3 外部监管存在漏洞,无法形成有力制约 | 第41-43页 |
4.3.1 市场法律法规滞后,监管力度不足 | 第41页 |
4.3.2 主办券商未做到尽职尽责 | 第41页 |
4.3.3 大股东资金占用违规成本过低 | 第41-43页 |
5.金洋新材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影响分析 | 第43-51页 |
5.1 对挂牌公司的影响 | 第43-47页 |
5.1.1 资金短缺,偿债能力减弱 | 第43-45页 |
5.1.2 公司高管大量离职,经营风险陡增 | 第45页 |
5.1.3 限制了挂牌公司再融资能力 | 第45-46页 |
5.1.4 挂牌公司面临摘牌风险 | 第46-47页 |
5.2 对股东及债权人的影响 | 第47-49页 |
5.2.1 大股东受到监管处罚 | 第47页 |
5.2.2 股价下跌,中小股东利益受损 | 第47-48页 |
5.2.3 债权人账款收回面临风险 | 第48-49页 |
5.3 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 第49-51页 |
5.3.1 影响了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 第49-50页 |
5.3.2 损害了投资者信心及投资热情 | 第50-51页 |
6.防范金洋新材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建议 | 第51-56页 |
6.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51-52页 |
6.1.1 增设独立董事席位,加大对大股东的权利制衡 | 第51页 |
6.1.2 引入债权人担任监事,发挥外部监督职能 | 第51页 |
6.1.3 重视股权激励措施,发挥内部约束作用 | 第51-52页 |
6.2 加强公司内部控制管理 | 第52-53页 |
6.2.1 加快防范大股东资金占用制度的落实 | 第52页 |
6.2.2 加强流程管控,落实内部审议程序 | 第52-53页 |
6.2.3 强化信息披露职责,及时全面披露信息 | 第53页 |
6.2.4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人员风险意识及合规意识 | 第53页 |
6.3 监管机构尽快完善外部监管体系 | 第53-56页 |
6.3.1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保障挂牌公司质量 | 第53-54页 |
6.3.2 加大惩处力度,提高大股东违规成本 | 第54页 |
6.3.3 加快新三板制度建设,提高市场流动性 | 第54-55页 |
6.3.4 中介机构加强督导审查力度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