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9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 国外道德教育的典型理论 | 第12-13页 |
2. 国外普通高级中学的道德教育 | 第13-14页 |
(三)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四)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五)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一、 道德教育概述 | 第19-23页 |
(一) 道德与道德教育 | 第19-20页 |
1. 道德 | 第19页 |
2. 道德教育 | 第19-20页 |
(二) 普通高级中学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 第20页 |
(三) 普通高级中学道德教育的特点 | 第20-21页 |
(四) 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在道德教育中的特殊地位与功能 | 第21-23页 |
二、 当前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3-29页 |
(一) 教学目标出现偏差 | 第23-25页 |
1. 教学目标功利化 | 第23-24页 |
2. 教学目标育人功能实效性不强 | 第24页 |
3. 教学目标缺乏可操作性 | 第24页 |
4. 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 | 第24-25页 |
(二) 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 | 第25-26页 |
(三) 教学方法陈旧 | 第26页 |
(四) 教学评价方式和主体单一 | 第26-27页 |
(五) 教学效果令人堪忧 | 第27-29页 |
三、 影响当前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道德教育效果的原因分析 | 第29-37页 |
(一) 学校教育中的不利因素影响道德教育效果 | 第29-32页 |
1. 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过分强调升学率而忽视道德教育 | 第29-30页 |
2. 高考文理分科使思想政治课地位边缘化 | 第30-31页 |
3. 部分教师综合素质不高直接影响道德教育效果 | 第31-32页 |
(二) 当前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影响道德教育效果 | 第32-34页 |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降低了道德教育效果 | 第32-33页 |
2. 大众传媒未能更好的发挥教育服务功能 | 第33-34页 |
(三) 家庭对道德教育的忽视影响道德教育效果 | 第34-35页 |
1. 受自身素质限制忽视言传身教 | 第34页 |
2. 家庭问题的增多影响道德教育效果 | 第34-35页 |
3. 重分数的提高 轻道德的教育 | 第35页 |
(四) 普通高级中学学生自身特点影响道德教育效果 | 第35-37页 |
四、 进一步提高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道德教育效果的思考 | 第37-49页 |
(一) 改革应试教育模式,从根本上创造条件 | 第37-38页 |
(二)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 第38-39页 |
1. 深化专业理论知识,夯实知识基础 | 第38页 |
2. 加强师德建设,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 第38-39页 |
3. 熟练掌握教学技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 第39页 |
(三) 落实教学目标,引导正确发展方向 | 第39-40页 |
(四) 丰富教学内容,贴近时代和生活 | 第40页 |
(五) 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德育效果 | 第40-44页 |
1. 课堂启发与讲授相结合 | 第41页 |
2. 多媒体教学法 | 第41-42页 |
3. 课堂实践法 | 第42-44页 |
4. 课外对话法 | 第44页 |
(六) 改进教学评价体系,实现科学考核 | 第44-46页 |
1. 评价主体多元化,减小道德评价误差 | 第45页 |
2. 评价内容和方式多样化,注重综合素质考察 | 第45-46页 |
3. 改革完善考试制度,提高道德考核比重 | 第46页 |
(七) 营造良好教育氛围,形成“三位一体”德育合力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