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图软件水印相关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图和表清单 | 第11-12页 |
1 引言 | 第12-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4 论文的结构及章节安排 | 第18-19页 |
2 软件水印技术概述 | 第19-32页 |
2.1 软件水印的定义 | 第19-20页 |
2.2 软件水印的分类 | 第20-22页 |
2.2.1 静态软件水印 | 第20-21页 |
2.2.2 动态软件水印 | 第21-22页 |
2.3 动态图水印 | 第22-28页 |
2.4 软件水印的评价标准 | 第28-29页 |
2.5 针对软件水印的攻击 | 第29页 |
2.6 其他软件版权保护技术 | 第29-31页 |
2.6.1 代码混淆 | 第29-30页 |
2.6.2 软件防篡改 | 第30页 |
2.6.3 软件相似性分析 | 第30-31页 |
2.6.4 基于硬件的保护技术 | 第31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基于动态混淆技术的动态图软件水印方案 | 第32-44页 |
3.1 相关理论 | 第32-37页 |
3.1.1 自反排列序列 | 第32-33页 |
3.1.2 图的可归约性 | 第33-34页 |
3.1.3 可归约排列图(RPG) | 第34-36页 |
3.1.4 程序动态混淆保护 | 第36-37页 |
3.2 基于动态混淆的动态图软件水印方案 | 第37-42页 |
3.2.1 水印图的嵌入 | 第38-39页 |
3.2.2 水印信息的提取 | 第39-40页 |
3.2.3 动态混淆加密防篡改 | 第40-42页 |
3.3 性能分析 | 第42-43页 |
3.3.1 鲁棒性分析 | 第42页 |
3.3.2 数据率分析 | 第42-43页 |
3.3.3 自恢复功能 | 第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一种水印信息可恢复的软件水印方案 | 第44-64页 |
4.1 相关技术 | 第44-46页 |
4.1.1 TDPPCT拓扑图结构 | 第44-45页 |
4.1.2 线程关系中嵌入水印 | 第45-46页 |
4.2 一种水印信息可恢复的软件水印方案 | 第46-51页 |
4.2.1 校验码的生成 | 第47-48页 |
4.2.2 校验信息的嵌入 | 第48-50页 |
4.2.3 水印信息的提取及水印图的恢复 | 第50-51页 |
4.3 软件水印方案的设计 | 第51-60页 |
4.3.1 TDPPCT结构的实现 | 第51-54页 |
4.3.2 线程编码相关内容 | 第54-55页 |
4.3.3 汉明编码的实现 | 第55-56页 |
4.3.4 Sandmark平台下方案的实现 | 第56-60页 |
4.4 性能比较与分析 | 第60-63页 |
4.4.1 数据率 | 第60-61页 |
4.4.2 动态比特率 | 第61-62页 |
4.4.3 鲁棒性分析 | 第62页 |
4.4.4 水印信息的恢复性 | 第62-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64-65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个人简历、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