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的创新点 | 第13-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6页 |
2.1 企业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研究 | 第15-17页 |
2.1.1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 第15-16页 |
2.1.2 企业相关利益者研究 | 第16-17页 |
2.2 企业公民理论研究 | 第17-22页 |
2.2.1 企业公民的提出 | 第17-18页 |
2.2.2 企业公民的发展 | 第18-19页 |
2.2.3 企业公民的内涵 | 第19-20页 |
2.2.4 企业公民行为的测度 | 第20-22页 |
2.3 盈利能力研究 | 第22-25页 |
2.3.1 盈利能力理论研究 | 第22-23页 |
2.3.2 盈利能力的测度 | 第23-25页 |
2.4 企业公民行对盈利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企业公民行为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 | 第26-34页 |
3.1 企业公民行为的内容 | 第26-29页 |
3.1.1 企业公民的权利 | 第26-27页 |
3.1.2 企业公民的义务 | 第27-29页 |
3.2 企业公民行为对盈利能力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9-30页 |
3.2.1 理论分析 | 第29页 |
3.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29-30页 |
3.3 企业公民行为及盈利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0-34页 |
3.3.1 自变量——企业公民行为指标体系 | 第30-32页 |
3.3.2 因变量——盈利能力指标体系 | 第32-34页 |
第四章 企业公民行为对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34-43页 |
4.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4页 |
4.2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的模型建立 | 第34-36页 |
4.2.1 偏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思路 | 第34页 |
4.2.2 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标准化处理 | 第34-35页 |
4.2.3 PLS 成分个数确定 | 第35-36页 |
4.2.4 回归方程的确定 | 第36页 |
4.3 企业公民行为对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 | 第36-43页 |
4.3.1 自变量及因变量相关性分析 | 第36-39页 |
4.3.2 PLS 成分个数确定及模型拟合效果检验 | 第39-40页 |
4.3.3 PLS 回归结果 | 第40-43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43-4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5.2 优化我国企业公民行为的建议 | 第44-45页 |
5.2.1 加强政府及市场对企业公民行为的引导 | 第44页 |
5.2.2 完善法律法规对企业公民权益的保护 | 第44页 |
5.2.3 营造良好的企业公民行为建设的社会氛围 | 第44-45页 |
5.2.4 树立正确的企业公民价值观 | 第45页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