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网特征的拼车站点挖掘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序言 | 第9-12页 |
1 引言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论文研究范围 | 第14-15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2 拼车站点挖掘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 第17-37页 |
2.1 数据采集 | 第17-18页 |
2.1.1 数据来源 | 第17-18页 |
2.2 数据预处理 | 第18-22页 |
2.2.1 重复数据的删除 | 第18页 |
2.2.2 错误数据的修正 | 第18页 |
2.2.3 数据初筛 | 第18-22页 |
2.3 站点自动化校验 | 第22-27页 |
2.3.1 SCWS中文分词处理 | 第23-24页 |
2.3.2 文本相似度计算 | 第24-26页 |
2.3.3 站点名称相似度匹配方案 | 第26-27页 |
2.4 站点绑路策略 | 第27-30页 |
2.4.1 POI点绑路算法 | 第28-29页 |
2.4.2 方向判断吸附算法 | 第29-30页 |
2.5 热门站点模型 | 第30-37页 |
2.5.1 车流量模型介绍 | 第31-33页 |
2.5.2 车流量模型的改进 | 第33-35页 |
2.5.3 车流量模型改进实验验证 | 第35-37页 |
3 拼车站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7-56页 |
3.1 需求分析与定义 | 第37-42页 |
3.1.1 需求调研 | 第37-38页 |
3.1.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38-40页 |
3.1.3 拼车站点管理系统功能模型 | 第40-42页 |
3.2 拼车站点信息管理系统概要设计 | 第42-53页 |
3.2.1 技术架构设计 | 第43-45页 |
3.2.2 物理架构设计 | 第45-46页 |
3.2.3 功能架构设计 | 第46-48页 |
3.2.4 数据库设计 | 第48-53页 |
3.3 拼车站点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及实现 | 第53-56页 |
3.3.1 核心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3-56页 |
4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第56-65页 |
4.1 实验环境部署 | 第56-57页 |
4.2 样本空间的选取 | 第57页 |
4.3 站点自动化挖掘验证指标 | 第57-61页 |
4.3.1 绕路时间比 | 第57-59页 |
4.3.2 站点NPS | 第59-60页 |
4.3.3 推荐站点行程的站点切换率 | 第60页 |
4.3.4 准站率 | 第60-61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61-65页 |
4.4.1 绕路时间比实验结果 | 第61-62页 |
4.4.2 准站率实验结果 | 第62-63页 |
4.4.3 NPS实验结果 | 第63-65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