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言第10-11页
第一章 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各自的含义及其异同第11-18页
 第一节 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各自的含义第11-13页
  一、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各自的词源第11页
  二、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各自的含义第11-13页
 第二节 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的异同点分析第13-18页
  一、两者的相同点分析第13-16页
  二、两者的相异点分析第16-18页
第二章 美国立法例及其精髓的探讨第18-25页
 第一节 美国立法例第18-21页
  一、有关集团诉讼的启动与拟制原告集团制度的规定第18-19页
  二、有关退出制度的规定第19-20页
  三、有关酬金制度的规定第20-21页
 第二节 美国群体纠纷解决机制精髓的探讨第21-25页
  一、拟制原告集团制度精髓的探讨第21-22页
  二、退出制度精髓的探讨第22-24页
  三、酬金制度精髓的探讨第24-25页
第三章 中国立法例及其缺陷的探讨第25-29页
 第一节 中国立法例第25-26页
  一、《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及相应司法解释第25-26页
  二、对《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及相应司法解释的解读第26页
 第二节 中国群体纠纷解决机制缺陷的探讨第26-29页
  一、当下中国侵权现状与非拟制原告集团制度规定的不协调性第26-27页
  二、加入制的救济权局限第27页
  三、激励机制的缺乏第27-29页
第四章 完善中国群体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议第29-39页
 第一节 完善问题的提出第29-32页
  一、对《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持肯定的观点第29-30页
  二、对《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持否定态度的观点第30-31页
  三、适当借鉴完善派的观点第31页
  四、综述第31-32页
 第二节 完善中国群体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议第32-39页
  一、完善我国法院在适用代表人诉讼制度的评价机制第33-35页
  二、完善代表人的产生及其权限机制第35-36页
  三、完善公告和权利登记制度第36-37页
  四、完善激励机制第37-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3-44页
后记第44-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陪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下一篇:证明妨害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