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体制论文

中国企业对德国并购投资动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2-17页
        1.1.1 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中德并购快速发展第13-14页
        1.1.2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战略合作第14-15页
        1.1.3 德国加大外资审查力度,并购不确定性加剧第15-17页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7-18页
        1.2.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2.2 研究方法第18页
    1.3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 主要创新点与贡献第19-21页
第2章 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第21-26页
    2.1 跨国并购的概念第21-22页
        2.1.1 企业并购的涵义第21页
        2.1.2 跨国并购的涵义第21-22页
    2.2 跨国并购的理论分析第22-26页
        2.2.1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第22-25页
        2.2.2 跨国并购理论第25-26页
第3章 中国企业赴德并购投资动因分析第26-38页
    3.1 德国地缘优势突出,是通向欧洲市场的快车道第26-28页
        3.1.1 地理位置优越,市场辐射能力强第26-27页
        3.1.2 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便捷第27-28页
    3.2 德国经济和法律环境稳定,外资优惠政策丰富第28-30页
        3.2.1 经济发展势头向好第28页
        3.2.2 法律体系细致完善第28-29页
        3.2.3 投资环境良好,多角度激励机制极具吸引力第29-30页
    3.3 “中国制造2025”战略与德国传统优势有效对接第30-33页
        3.3.1 中国加快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第30-31页
        3.3.2 学习德国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第31-32页
        3.3.3 引进德国高科技人才第32页
        3.3.4 借鉴德国节能减排经验第32-33页
    3.4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德合作全面深入第33-34页
        3.4.1 中欧班列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第33-34页
        3.4.2 第三方市场合作相映相辉第34页
    3.5 与德国中小型企业需求完美契合,并购实现互利共赢第34-38页
        3.5.1 德国高科技企业与中国广阔市场完美搭配第34-35页
        3.5.2 德国家族企业与中国管理者强强联合第35-36页
        3.5.3 德国技术和人才优势与中国资本良性互动第36-38页
第4章 中国企业对德并购投资阶段性发展第38-49页
    4.1 全球金融危机之前(2001年-2008年)第38-42页
        4.1.1 金融危机前对德并购的主要特点第39-41页
        4.1.2 金融危机前德国政府及媒体的态度第41-42页
    4.2 全球金融危机期间(2009年-2011年)第42-43页
        4.2.1 金融危机期间对德并购的主要特点第42页
        4.2.2 金融危机期间德国政府及媒体的态度第42-43页
    4.3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2012年至今)第43-49页
        4.3.1 金融危机后对德并购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第44-45页
        4.3.2 金融危机后对德并购的主要特点第45-47页
        4.3.3 金融危机后德国政府及媒体的态度第47-49页
第5章 德国外部环境对中国企业并购投资的影响第49-65页
    5.1 德国政治障碍第49-52页
        5.1.1 德国对华政策具有不确定性第49-50页
        5.1.2 德国对中国国有企业存在误解第50页
        5.1.3 德国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复燃第50-52页
    5.2 德国投资壁垒第52-56页
        5.2.1 德国收紧国家安全审查政策第52-54页
        5.2.2 德国修改反垄断审查标准第54-55页
        5.2.3 其他投资限制第55-56页
    5.3 德国法律风险第56-60页
        5.3.1 德国劳动法法律风险第57-58页
        5.3.2 并购德国破产企业的法律风险第58页
        5.3.3 德国环境保护法法律风险第58-59页
        5.3.4 德国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第59-60页
    5.4 中德跨文化冲突第60-63页
        5.4.1 中德员工思维模式的差异第61页
        5.4.2 中德员工做事风格的差异第61-62页
        5.4.3 中德领导层管理方式的差异第62-63页
        5.4.4 中德工会制度的差异第63页
    5.5 德国签证难题第63-65页
第6章 三一重工并购普茨迈斯特案例分析第65-74页
    6.1 并购基本情况介绍第65-67页
        6.1.1 三一重工概况第65页
        6.1.2 普茨迈斯特概况第65-66页
        6.1.3 并购过程简介第66-67页
    6.2 并购动因分析第67-69页
        6.2.1 拓展海外市场,提升企业国际影响力第67-68页
        6.2.2 获得高端技术支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第68页
        6.2.3 并购双方优势互补,实现资源与市场的有效整合第68-69页
    6.3 主要问题及对策第69-72页
        6.3.1 政治风险及防范措施第69-70页
        6.3.2 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第70-71页
        6.3.3 跨文化挑战及防范措施第71-72页
    6.4 并购成果第72-74页
第7章 中国企业对德并购投资对策建议第74-81页
    7.1 积极应对外资准入审查,合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第74-75页
    7.2 承担社会责任,与德国媒体有效沟通,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第75-77页
    7.3 遵守德国法律,依法合规经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第77-78页
    7.4 谨慎对待中德文化差异,最大限度保护劳动者利益第78-79页
    7.5 加速国际化和高科技人才队伍培养,构建外派人才库第79-81页
结论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D公司国际化战略调整研究
下一篇:科技型在孵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