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1 前言 | 第13-31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1.2.1 中药类运动营养补剂的应用及推广 | 第14-15页 |
1.2.2 桑黄多糖的应用研究 | 第15-21页 |
1.2.2.1 真菌活性多糖的药用功效 | 第15页 |
1.2.2.2 桑黄概述 | 第15-16页 |
1.2.2.3 桑黄的成分 | 第16-18页 |
1.2.2.4 桑黄的药用价值 | 第18-20页 |
1.2.2.5 桑黄有效成分的提取 | 第20页 |
1.2.2.6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第20-21页 |
1.2.3 运动对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21-24页 |
1.2.3.1 运动抗氧化简述 | 第21-22页 |
1.2.3.2 不同运动方式与自由基代谢的关联 | 第22-24页 |
1.2.3.3 运动导致自由基损伤机理 | 第24页 |
1.2.4 运动与机体免疫力 | 第24-28页 |
1.2.4.1 耐力运动对免疫的影响 | 第25-26页 |
1.2.4.2 有氧运动与免疫的关系 | 第26-28页 |
1.3 实验步骤 | 第28-31页 |
1.3.1 预实验技术路线及指标测试 | 第28-29页 |
1.3.2 正式实验技术路线及指标测试 | 第29-31页 |
2 桑黄粗多糖药用功效探索研究 | 第31-44页 |
引言 | 第31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31-32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31-32页 |
2.1.2 实验营养补剂 | 第3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32-36页 |
2.2.1 动物实验法 | 第32-33页 |
2.2.2 样本处理 | 第33页 |
2.2.2.1 摘取组织器官 | 第33页 |
2.2.2.2 制备组织匀浆 | 第33页 |
2.2.3 指标检测法 | 第33-36页 |
2.2.3.1 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 第33-34页 |
2.2.3.2 Bradford 法 | 第34-35页 |
2.2.3.3 可见光法 | 第35-36页 |
2.2.4 数理统计法 | 第36页 |
2.3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36-37页 |
2.3.1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2.3.2 主要实验试剂药品 | 第36-37页 |
2.4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 第37-43页 |
2.4.1 小鼠形态学变化 | 第38-39页 |
2.4.2 桑黄多糖对氧化应激小鼠肺组织 GSH、CAT 酶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2.4.3 桑黄多糖联合烟雾暴露对昆明小鼠肺组织 IL-6 水平的影响 | 第40-42页 |
2.4.4 桑黄多糖对烟雾暴露小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应影响 | 第42-43页 |
2.5 结论 | 第43-44页 |
3 桑黄多糖联合疲劳性运动对大鼠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影响 | 第44-59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44-45页 |
3.1.1 实验动物 | 第44-45页 |
3.1.2 实验营养补剂 | 第45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45-48页 |
3.2.1 动物实验法 | 第45-46页 |
3.2.2 样本处理 | 第46-47页 |
3.2.2.1 制备血浆 | 第46页 |
3.2.2.2 采集内脏器官 | 第46页 |
3.2.2.3 制备组织匀浆 | 第46-47页 |
3.2.2.4 HE 法常规组织切片 | 第47页 |
3.2.3 指标测试方法 | 第47-48页 |
3.2.3.1 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 | 第47-48页 |
3.2.3.2 考马斯亮蓝法 | 第48页 |
3.2.3.3 可见光法 | 第48页 |
3.2.3.4 HE 染色法 | 第48页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48页 |
3.3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48-49页 |
3.3.1 实验仪器 | 第48页 |
3.3.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48-49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9-57页 |
3.4.1 体重、肝脏、脾脏及胸腺重量 | 第49-50页 |
3.4.2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第50-52页 |
3.4.3 外周血细胞因子分化结果 | 第52-56页 |
3.4.4 血浆 SOD 及 GSH 水平变化 | 第56-57页 |
3.5 结论 | 第57-59页 |
总结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