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概述 | 第13页 |
1.1.1 高海拔隧道施工基本概念 | 第13页 |
1.1.2 高海拔寒区隧道施工特征 | 第13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3 国内外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研究现状与发展 | 第15-16页 |
1.3.1 国内高海拔寒区隧道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国外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17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3 研究路线 | 第17页 |
1.5 大阪山工程地质概况 | 第17-20页 |
1.5.1 大阪山隧道工程概况 | 第17-18页 |
1.5.2 大阪山隧道地质概况 | 第18页 |
1.5.3 大阪山隧道水文概况 | 第18-20页 |
第2章 高海拔寒区隧道防冻害技术研究 | 第20-53页 |
2.1 冻土基本理论的研究 | 第20页 |
2.1.1 高海拔寒冷地区冻土分类 | 第20页 |
2.2 高海拔寒区隧道冻害的研究 | 第20-24页 |
2.2.0 高海拔寒区隧道冻害产生的机理 | 第21-22页 |
2.2.1 高寒地区隧道冻害现象 | 第22-23页 |
2.2.2 高寒地区冻害分级 | 第23-24页 |
2.2.3 高海拔寒区隧道产生冻害本条件 | 第24页 |
2.3 冻土隧道的分类 | 第24-26页 |
2.4 大阪山隧道温度场监测 | 第26-32页 |
2.4.1 温度条件 | 第26-27页 |
2.4.2 大阪山隧道地温测试 | 第27-28页 |
2.4.3 大阪山隧道温度场监测 | 第28-29页 |
2.4.4 隧道温度场分布规律 | 第29-32页 |
2.5 大阪山隧道冻胀圈及冻胀力数值模拟及其规律分析 | 第32-43页 |
2.5.1 寒区隧道冻胀圈及冻胀力理论计算 | 第32-35页 |
2.5.2 大阪山隧道冻胀圈及冻胀力数值模拟 | 第35-43页 |
2.6 大阪山隧道冻害预测 | 第43-45页 |
2.6.1 划分冻胀力等级的标准 | 第43-44页 |
2.6.2 大阪山隧道冻害预测 | 第44-45页 |
2.7 高速铁路大阪山隧道抗防冻技术研究 | 第45-51页 |
2.7.1 洞口段防冻技术 | 第45页 |
2.7.2 保温隔热技术 | 第45-51页 |
2.8 小结 | 第51-53页 |
第3章 高海拔寒区隧道施工时通风供氧技术研究 | 第53-74页 |
3.1 隧道施工作业环境 | 第53-54页 |
3.2 隧道施工通风 | 第54-55页 |
3.2.1 隧道施工通风的目的和任务 | 第54页 |
3.2.2 隧道内施工风速要求 | 第54页 |
3.2.3 隧道施工通风方式 | 第54-55页 |
3.3 高海拔地区通风的特点 | 第55-56页 |
3.3.1 高海拔地区空气含氧量 | 第55-56页 |
3.3.2 高海拔寒区有害污染气体限制值 | 第56页 |
3.4 大阪山隧道施工通风技术研究 | 第56-72页 |
3.4.1 通风设备改造 | 第57页 |
3.4.2 施工通风计算 | 第57-60页 |
3.4.3 高海拔地区风机选型分析 | 第60-61页 |
3.4.4 大阪山隧道通风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第61-64页 |
3.4.5 隧道施工通风降温 | 第64-71页 |
3.4.6 大阪山隧道施工供氧技术 | 第71-72页 |
3.5 小结 | 第72-74页 |
第4章 高海拔寒区隧道防排水系统研究 | 第74-95页 |
4.1 高海拔寒区高速铁路隧道防排水系统 | 第75页 |
4.1.1 防水标准 | 第75页 |
4.1.2 防排水设计原则 | 第75页 |
4.2 高海拔寒区隧道防排水系统设计原则 | 第75-76页 |
4.3 高海拔寒区高速铁路隧道防排水系统研究 | 第76-82页 |
4.3.1 高速铁路隧道防水 | 第76-77页 |
4.3.2 高速铁路隧道主要排水工程系统 | 第77-79页 |
4.3.3 寒区隧道排水措施 | 第79-82页 |
4.4 高海拔寒区高速铁路大阪山隧道防排水系统研究 | 第82-94页 |
4.4.1 高速铁路大阪山隧道防排水系统 | 第84-87页 |
4.4.2 高速铁路大阪山隧道防寒泄水洞 | 第87-90页 |
4.4.3 高速铁路大阪山隧道低温注浆止水技术 | 第90-94页 |
4.5 小节 | 第94-95页 |
第5章 高海拔寒区隧道机械施工技术研究 | 第95-109页 |
5.1 高海拔寒区环境对施工机械设备的影响 | 第95-97页 |
5.1.1 高海拔高寒气候环境的特点 | 第95页 |
5.1.2 易受高海拔寒区环境影响的施工设备 | 第95页 |
5.1.3 高海拔寒区环境对施工机械设备的影响主要表现 | 第95-97页 |
5.2 大阪山隧道高海拔寒区施工的针对性措施 | 第97页 |
5.3 大阪山隧道机械设备配套技术 | 第97-104页 |
5.3.1 开挖设备 | 第99-101页 |
5.3.2 通风电力设备 | 第101页 |
5.3.3 出渣设备 | 第101-102页 |
5.3.4 支护设备 | 第102-103页 |
5.3.5 仰拱铺底 | 第103-104页 |
5.4 隧道机械施工机械设备经济性对比分析 | 第104-105页 |
5.4.1 9150WPC混凝土湿喷机械手和普通湿喷机经济对比分析 | 第104-105页 |
5.5 大阪山險道施工无线监测设备 | 第105-107页 |
5.6 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09-112页 |
6.1 结论 | 第109-111页 |
6.2 建议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