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20页 |
1.1.1 国内外工业遗产的发展概况 | 第14-18页 |
1.1.2 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的意义 | 第18-20页 |
1.1.3 问题的提出 | 第20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1.2.1 工业遗产与旧工业建筑的概念辨析 | 第20-22页 |
1.2.2 工业遗产的价值概述 | 第22-23页 |
1.2.3 改造再利用的相关概念 | 第23页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 第23-26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23-24页 |
1.3.2 范围界定 | 第24-25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4 研究理论 | 第26-31页 |
1.4.1 共生理论 | 第26-29页 |
1.4.2 建筑再循环理论 | 第29-30页 |
1.4.3 环境行为学理论 | 第30-31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1-32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31-32页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32-36页 |
1.6.1 研究方法 | 第32-34页 |
1.6.2 研究框架 | 第34-36页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6-41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36-38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38-40页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基于共生视角的工业遗产的现状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 第41-109页 |
3.1 成都市工业遗产概况 | 第41-56页 |
3.1.1 成都市工业发展概况 | 第41-44页 |
3.1.2 成都市工业遗产产生背景 | 第44-47页 |
3.1.3 成都工业遗产特征 | 第47-56页 |
3.2 分析概述 | 第56-61页 |
3.2.1 研究要素的分类 | 第56-59页 |
3.2.2 共生关系 | 第59-60页 |
3.2.3 典型案例的选取 | 第60-61页 |
3.3 片区环境背景研究 | 第61-73页 |
3.3.1 空间结构调查 | 第61-65页 |
3.3.2 交通体系调查 | 第65-66页 |
3.3.3 建筑风貌调查 | 第66-69页 |
3.3.4 景观标识调查 | 第69-72页 |
3.3.5 人的行为调查 | 第72-73页 |
3.4 共生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园区街道与外部空间现状调查分析 | 第73-82页 |
3.4.1 空间结构调查 | 第73-75页 |
3.4.2 街道空间调查 | 第75-78页 |
3.4.3 建筑风貌调查 | 第78-79页 |
3.4.4 景观标识调查 | 第79-82页 |
3.4.5 人的行为调查 | 第82页 |
3.5 共生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单体建筑内部空间现状调查分析 | 第82-108页 |
3.5.1 建筑内部空间调查 | 第82-97页 |
3.5.2 建筑功能调查 | 第97-100页 |
3.5.3 交通流线调查 | 第100-105页 |
3.5.4 景观标识调查 | 第105-107页 |
3.5.5 人的行为调查 | 第107-10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4章 共生视角下的成都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优化设计策略 | 第109-148页 |
4.1 共生视角下的成都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优化目标 | 第109-111页 |
4.2 片区尺度下的成都市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的共生优化设计策略 | 第111-119页 |
4.2.1 工业遗产与人的行为需求共生的优化策略 | 第111-117页 |
4.2.2 “局部”与“整体”共生的优化策略 | 第117-118页 |
4.2.3 “新”与“旧”共生的优化策略 | 第118-119页 |
4.3 共生视角下的成都市工业遗产园区街道与外部空间改造再利用优化设计策略 | 第119-125页 |
4.3.1 工业遗产与人的行为需求共生的优化策略 | 第119-123页 |
4.3.2 “局部”与“整体”共生的优化策略 | 第123-124页 |
4.3.3 “新”与“旧”共生的优化策略 | 第124-125页 |
4.4 共生视角下的成都市工业遗产单体建筑内部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第125-147页 |
4.4.1 工业遗产与人的行为需求共生的优化策略 | 第125-133页 |
4.4.2 “新”与“旧”共生的优化策略 | 第133-1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47-148页 |
第5章 共生视角下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实践研究——以德阳耐火材料厂为例 | 第148-164页 |
5.1 研究概述 | 第148-150页 |
5.1.1 研究总体概述 | 第148页 |
5.1.2 研究对象概述 | 第148-149页 |
5.1.3 改造再利用的设计要求 | 第149-150页 |
5.2 共生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园区街道与外部空间改造再利用实践研究 | 第150-157页 |
5.2.1 工业遗产与人的行为需求共生的设计策略 | 第150-154页 |
5.2.2 “局部”与“整体”共生的设计策略 | 第154-155页 |
5.2.3 “新”与“旧”共生的设计策略 | 第155-157页 |
5.3 共生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单体建筑内部空间改造再利用实践研究 | 第157-163页 |
5.3.1 工业遗产与人的行为需求共生的设计策略 | 第157-159页 |
5.3.2 “新”与“旧”共生的设计策略 | 第159-1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63-164页 |
结语 | 第164-166页 |
致谢 | 第166-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72页 |
附录一 | 第172-174页 |
附录二 | 第174-1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79-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