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香线黄山哨隧道进口段围岩变形特征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5页 |
1.2.1 隧道围岩变形监测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主要解决的问题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第2章 隧道区域工程地质条件 | 第16-22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6-17页 |
2.2 地形地貌 | 第17-18页 |
2.3 地层岩性 | 第18-19页 |
2.4 地质构造与地震动参数 | 第19-20页 |
2.5 水文地质特征 | 第20页 |
2.6 不良地质与特殊土 | 第20-22页 |
第3章 隧道围岩变形特征研究 | 第22-61页 |
3.1 围岩测斜研究 | 第22-30页 |
3.1.1 监测原理 | 第22-23页 |
3.1.2 监测方案及方法 | 第23-24页 |
3.1.3 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3.1.4 监测结果及分析 | 第25-30页 |
3.1.5 隧道上覆围岩变形规律分析 | 第30页 |
3.2 地表裂缝监测 | 第30-33页 |
3.2.1 监测方法 | 第30-31页 |
3.2.2 监测结果 | 第31-33页 |
3.3 围岩应力应变监测 | 第33-54页 |
3.3.1 测试元件工作原理 | 第33-34页 |
3.3.2 监测目的、内容及方法 | 第34页 |
3.3.3 测试仪器现场埋设注意事项 | 第34-35页 |
3.3.4 研究断面选取及方案 | 第35-37页 |
3.3.5 监测结果 | 第37-51页 |
3.3.6 隧道围岩应力应变分析 | 第51-54页 |
3.4 洞内围岩变形监测 | 第54-58页 |
3.4.1 监测方案及方法 | 第54-55页 |
3.4.2 监测结果 | 第55-57页 |
3.4.3 洞内围岩变形规律及分析 | 第57-58页 |
3.5 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地质结构模型探讨 | 第58-61页 |
3.5.1 隧道围岩稳定性及变形分析 | 第58-59页 |
3.5.2 隧道围岩地质结构模型探讨 | 第59-61页 |
第4章 隧道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第61-78页 |
4.1 FLAC3D数值模拟基本原理 | 第61页 |
4.2 黄山哨隧道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第61-65页 |
4.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2-64页 |
4.2.2 参数选取 | 第64页 |
4.2.3 边界条件 | 第64页 |
4.2.4 模拟工况 | 第64页 |
4.2.5 稳定性判别方法 | 第64-65页 |
4.3 模拟计算及稳定性分析 | 第65-76页 |
4.3.1 自然工况(未开挖) | 第65-68页 |
4.3.2 自然工况(开挖并支护) | 第68-71页 |
4.3.3 暴雨工况(未开挖) | 第71-74页 |
4.3.4 暴雨工况(开挖并支护) | 第74-76页 |
4.4 结论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