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介质中雷靶碰撞动力学仿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碰撞力与加速度计算方法 | 第17-26页 |
2.1 碰撞过程中碰撞力分析 | 第17-21页 |
2.1.1 碰撞力计算方法 | 第17-19页 |
2.1.2 实例计算 | 第19-21页 |
2.2 碰撞过程中加速度响应分析 | 第21-25页 |
2.2.1 加速度计算方法 | 第21-23页 |
2.2.2 实例计算 | 第23-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雷靶碰撞有限元方法 | 第26-38页 |
3.1 LS-DYNA简介 | 第26-27页 |
3.2 物体间碰撞的运动方程及显式算法 | 第27-28页 |
3.2.1 碰撞运动方程 | 第27页 |
3.2.2 显式算法 | 第27-28页 |
3.3 接触与碰撞模型 | 第28-30页 |
3.3.1 接触与碰撞原理 | 第28-30页 |
3.3.2 接触分析关键因素 | 第30页 |
3.4 流固耦合方法 | 第30-37页 |
3.4.1 基于ALE的流固耦合方法 | 第30-33页 |
3.4.2 流固耦合建模方法 | 第33-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雷靶在空气中碰撞动力学响应 | 第38-53页 |
4.1 雷靶有限元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38-40页 |
4.2 材料模型及碰撞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4.2.1 铝合金和橡胶材料 | 第40页 |
4.2.2 各硬度橡胶材料 | 第40-41页 |
4.2.3 雷靶碰撞应力云图 | 第41-42页 |
4.3 空气中碰撞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6页 |
4.3.1 速度对碰撞力影响 | 第42-43页 |
4.3.2 碰撞角对碰撞力影响 | 第43-45页 |
4.3.3 质量对碰撞力影响 | 第45-46页 |
4.4 空气中加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9页 |
4.4.1 速度对加速度影响 | 第46-47页 |
4.4.2 碰撞角对加速度影响 | 第47-48页 |
4.4.3 质量对加速度影响 | 第48-49页 |
4.5 应力波延迟效应 | 第49-52页 |
4.5.1 雷靶正碰时应力波延迟 | 第50-51页 |
4.5.2 雷靶斜碰时应力波延迟 | 第51-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雷靶在水中碰撞动力响应分析 | 第53-67页 |
5.1 雷靶水中有限元模型 | 第53-55页 |
5.2 雷靶水中碰撞方法 | 第55-57页 |
5.2.1 流体压力初始化 | 第55-56页 |
5.2.2 水中碰撞方法 | 第56-57页 |
5.3 水中碰撞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57-61页 |
5.3.1 水深对碰撞力影响 | 第57-58页 |
5.3.2 不同介质中速度对碰撞力影响 | 第58-59页 |
5.3.3 不同介质中碰撞角对碰撞力影响 | 第59-61页 |
5.3.4 不同介质中质量对碰撞力影响 | 第61页 |
5.4 水中加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66页 |
5.4.1 水深对加速度影响 | 第61-62页 |
5.4.2 不同介质中速度对加速度影响 | 第62-63页 |
5.4.3 不同介质中碰撞角对加速度影响 | 第63-65页 |
5.4.4 不同介质中质量对加速度影响 | 第65-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5页 |
A.发表论文情况 | 第75页 |
B.参加科研项目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