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2页 |
1.1 腺病毒简介 | 第12-16页 |
1.1.1 腺病毒的结构和分类 | 第12-13页 |
1.1.2 腺病毒的复制周期 | 第13-15页 |
1.1.3 腺病毒衣壳的装配 | 第15-16页 |
1.2 腺病毒载体的应用 | 第16-19页 |
1.2.1 腺病毒载体简介 | 第17页 |
1.2.2 腺病毒载体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 | 第17-18页 |
1.2.3 腺病毒载体逃避预存免疫的方法和现有方法的局限 | 第18-19页 |
1.3 论文设计 | 第19-22页 |
1.3.1 立题依据 | 第19-21页 |
1.3.2 实验方案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34页 |
2.1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与常用试剂 | 第22-30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2.1.2 仪器设备 | 第24页 |
2.1.3 常用试剂和缓冲液配置 | 第24-3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0-34页 |
2.2.1 六邻体嵌合型重组 5 型腺病毒的筛选 | 第30-31页 |
2.2.2 六邻体嵌合型重组 5 型腺病毒的感染和扩增 | 第31页 |
2.2.3 六邻体嵌合型重组 5 型腺病毒滴度的测定 | 第31-32页 |
2.2.4 病毒骨架质粒蛋白表达量的测定 | 第32-33页 |
2.2.5 嵌合六邻体三聚体形成效率的测定 | 第33页 |
2.2.6 嵌合六邻体进入细胞核效率的测定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4-58页 |
3.1 六邻体嵌合型重组 5 型腺病毒的产率 | 第34-37页 |
3.2 六邻体嵌合型重组 5 型腺病毒骨架质粒蛋白表达效率 | 第37-40页 |
3.3 嵌合六邻体和其伴侣蛋白 L4-100K 真核质粒的构建 | 第40-46页 |
3.3.1 六邻体伴侣蛋白 100K 真核质粒的构建 | 第40-42页 |
3.3.2 重组 5 型腺病毒六邻体真核质粒的构建 | 第42-43页 |
3.3.3 嵌合型 5 型六邻体真核质粒的构建 | 第43-46页 |
3.4 嵌合六邻体形成三聚体的效率 | 第46-50页 |
3.4.1 六邻体伴侣蛋白 L4-100K 的真核表达 | 第46页 |
3.4.2 嵌合六邻体真核质粒的真核表达 | 第46-48页 |
3.4.3 嵌合六邻体形成三聚体的效率 | 第48-50页 |
3.5 血清型特异性对嵌合六邻体与 L4-100K 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50-54页 |
3.5.1 D 亚群六邻体伴侣蛋白 L4-100K 真核质粒的构建 | 第50-51页 |
3.5.2 37 型腺病毒六邻体真核质粒的构建 | 第51-52页 |
3.5.3 D-100K 和 37 型六邻体的表达 | 第52-53页 |
3.5.4 血清型的改变在六邻体与 L4-100K 相互作用中的影响 | 第53-54页 |
3.6 嵌合六邻体进入细胞核的效率 | 第54-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作者简历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