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外包内卷现象的生成逻辑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第12-14页 |
1.1.1 核心概念 | 第12-13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3 研究问题 | 第13-14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9页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9-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1.5.1 理论意义 | 第21-22页 |
1.5.2 现实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理论应然 | 第23-33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1.1 内卷化理论 | 第23-24页 |
2.1.2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4-25页 |
2.1.3 官僚制与重塑政府理论 | 第25-26页 |
2.2 理论契合 | 第26-28页 |
2.2.1 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与内卷 | 第26-27页 |
2.2.2 公共文化服务外包与政府选择 | 第27页 |
2.2.3 公共文化服务外包与重塑官僚 | 第27-28页 |
2.3 理论应然 | 第28-33页 |
2.3.1 内卷现象判定与内卷生成的解释 | 第28-30页 |
2.3.2 公共文化服务外包应尊重公众偏好 | 第30-32页 |
2.3.3 公共文化服务外包应避免官僚式外包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外包的内卷现象 | 第33-49页 |
3.1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外包的基本情况 | 第34-40页 |
3.1.1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外包的推行 | 第34-36页 |
3.1.2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外包的概况 | 第36-38页 |
3.1.3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外包的问题 | 第38-40页 |
3.2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外包的内卷现象 | 第40-46页 |
3.2.1 公共文化服务外包项目的重复建设 | 第40-42页 |
3.2.2 公共文化服务外包的低效重复增长 | 第42-44页 |
3.2.3 公共文化服务外包过程的权力关系重复 | 第44-46页 |
3.3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外包的内卷现象的后果 | 第46-49页 |
3.3.1 浪费公共文化服务资源 | 第46-47页 |
3.3.2 无法满足群众文化需要 | 第47-48页 |
3.3.3 社会组织发展空间受限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公共文化服务外包内卷现象的生成 | 第49-60页 |
4.1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外包的内卷现象生成条件 | 第49-52页 |
4.1.1 公共文化服务外包项目设置行政驱动 | 第49-51页 |
4.1.2 公共文化服务外包项目供需失调 | 第51-52页 |
4.1.3 社会组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薄弱 | 第52页 |
4.2 公共文化服务外包内卷现象生成的本质 | 第52-57页 |
4.2.1 公共文化服务外包内卷现象的解释维度 | 第52-55页 |
4.2.2 公共文化服务外包内卷生成的问题本质 | 第55-56页 |
4.2.3 公共文化服务外包内卷生成的根本原因 | 第56-57页 |
4.3 公共文化服务外包内卷现象生成的逻辑命题 | 第57-60页 |
4.3.1 政府偏好异化是大前提 | 第57-58页 |
4.3.2 官僚式外包是小前提 | 第58-59页 |
4.3.3 内卷现象生成逻辑的结论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政府偏好异化:内卷现象生成逻辑的大前提 | 第60-68页 |
5.1 政府偏好与公众偏好 | 第60-62页 |
5.1.1 政府偏好 | 第60-61页 |
5.1.2 公众偏好 | 第61-62页 |
5.2 政府异化偏好主导阻碍公共文化发展 | 第62-65页 |
5.2.1 生产消费运动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 第62-63页 |
5.2.2 公共文化服务外包中政府偏好的异化 | 第63页 |
5.2.3 政府偏好异化主导公共文化服务外包 | 第63-65页 |
5.3 大前提与公共文化服务外包内卷现象 | 第65-68页 |
5.3.1 政府偏好异化产生的必然性 | 第65-66页 |
5.3.2 政府偏好异化主导的必然性 | 第66页 |
5.3.3 政府偏好异化主导导致内卷现象 | 第66-68页 |
第六章 官僚式外包:内卷现象生成逻辑的小前提 | 第68-77页 |
6.1 官僚式外包的形成:外包的异化 | 第68-72页 |
6.1.1 被动式发包 | 第68-70页 |
6.1.2 嵌入式参与 | 第70-71页 |
6.1.3 形式化评估 | 第71-72页 |
6.2 官僚式外包执行政府异化偏好 | 第72-75页 |
6.2.1 官僚式外包下社会组织行动机制 | 第72-73页 |
6.2.2 官僚式外包优先执行政府偏好 | 第73-74页 |
6.2.3 官僚式外包容易忽略公众偏好 | 第74-75页 |
6.3 小前提与公共文化服务外包内卷 | 第75-77页 |
6.3.1 官场锦标赛:官僚式外包的必然性 | 第75页 |
6.3.2 外包锦标赛:执行政府异化偏好的必然性 | 第75-76页 |
6.3.3 官僚式外包生成内卷现象的中介性 | 第76-77页 |
第七章 内卷生成:内卷现象生成逻辑的结论 | 第77-83页 |
7.1 内卷现象的生成过程 | 第77-79页 |
7.1.1 大前提的前置作用 | 第77-78页 |
7.1.2 小前提的中介作用 | 第78页 |
7.1.3 内卷现象生成的必然性 | 第78-79页 |
7.2 内卷现象生成逻辑的结论 | 第79-80页 |
7.3 公共文化服务外包内卷现象的消除 | 第80-83页 |
7.3.1 规制政府偏好异化 | 第80-81页 |
7.3.2 破除官僚式外包 | 第81页 |
7.3.3 其他因素的消解 | 第81-83页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83-84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4页 |
附录关于公共文化服务外包的访谈提纲 | 第94-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