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行走系统论文--悬挂论文

纯电动物流车主动悬架电磁减振器控制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悬架系统简介及发展历程第11-13页
        1.2.1 悬架系统简介第11-12页
        1.2.2 被动悬架第12-13页
        1.2.3 半主动悬架第13页
        1.2.4 主动悬架第13页
    1.3 主动悬架电磁减振器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9页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5 本章小结第20-22页
第二章 主动悬架电磁减振器工作原理及模型的建立第22-32页
    2.1 主动悬架电磁减振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第22-23页
        2.1.1 结构组成第22页
        2.1.2 工作原理第22-23页
    2.2 路面模型的建立第23-25页
        2.2.1 随机路面频域模型第23-25页
        2.2.2 随机路面时域模型第25页
    2.3 主动悬架电磁减振器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5-29页
        2.3.1 主动悬架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5-27页
        2.3.2 电机四象限运行机制简介第27-28页
        2.3.3 电机控制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8-29页
    2.4 主动悬架电磁减振器的评价指标第29-31页
        2.4.1 主动悬架电磁减振器的平顺性第29页
        2.4.2 主动悬架电磁减振器的馈耗比第29-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主动悬架电磁减振器控制策略的选择第32-44页
    3.1 主动悬架电磁减振器的控制目标第33页
    3.2 主动悬架的理想阻尼力的确定第33-36页
        3.2.1 模糊语言的设计第33页
        3.2.2 隶属度函数的设计第33-35页
        3.2.3 模糊控制规则的设计第35-36页
        3.2.4 模糊控制清晰化方法第36页
    3.3 电机控制模型的建立第36-37页
    3.4 电机控制策略的选择第37-41页
        3.4.1 PID控制第37-38页
        3.4.2 模糊控制第38-40页
        3.4.3 模糊PID控制第40-41页
    3.5 模糊PID控制策略第41-43页
        3.5.1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第41页
        3.5.2 模糊语言的设计第41-42页
        3.5.3 模糊控制规则的设计第42-43页
    3.6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主动悬架电磁减振器的建模与仿真第44-74页
    4.1 仿真软件的介绍第44页
    4.2 路面输入的建模与仿真第44-46页
        4.2.1 随机路面输入的建模与仿真第44-45页
        4.2.2 干扰路面输入的建模与仿真第45-46页
    4.3 被动悬架模型的仿真第46-47页
    4.4 主动悬架模型的仿真第47-56页
        4.4.1 PID控制电机的主动悬架第48-50页
        4.4.2 模糊PID控制电机的主动悬架第50-56页
    4.5 主动悬架电磁减振器仿真分析第56-72页
        4.5.1 同一车速下不同路面的仿真分析第56-62页
        4.5.2 同一路面下不同车速的仿真分析第62-69页
        4.5.3 干扰路面状况下的仿真分析第69-72页
        4.5.4 结论分析第72页
    4.6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五章 主动悬架电磁减振器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第74-90页
    5.1 主动悬架电磁减振器主控芯片的介绍第74-75页
    5.2 主动悬架电磁减振器硬件设计第75-84页
        5.2.1 最小系统电路模块第75-77页
        5.2.2 驱动模块第77-78页
        5.2.3 CAN通信模块第78-79页
        5.2.4 馈能电路模块第79-80页
        5.2.5 电流,电压和故障检测模块第80-81页
        5.2.6 位移和加速度检测模块第81-83页
        5.2.7 电源及蓄能模块第83-84页
    5.3 主动悬架电磁减振器软件设计第84-89页
        5.3.1 主程序设计第84-85页
        5.3.2 A/D采样程序设计第85-86页
        5.3.3 故障检测程序设计第86-87页
        5.3.4 理想主动力程序设计第87-88页
        5.3.5 电机控制程序设计第88-89页
    5.4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0-92页
    6.1 全文工作总结第90-91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致谢第96-9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视频监控的船舶位置信息提取研究
下一篇:基于MATLAB四轮转向汽车操纵动力学及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