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问题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2.1 教师课堂教学元语言使用研究 | 第16-22页 |
2.1.1 国内研究 | 第16-20页 |
2.1.2 国外研究 | 第20-21页 |
2.1.3 小结 | 第21-22页 |
2.2 教师认知与行为研究 | 第22-26页 |
2.2.1 国内研究 | 第22-24页 |
2.2.2 国外研究 | 第24-25页 |
2.2.3 小结 | 第25-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理论基础 | 第27-35页 |
3.1 教师课堂教学元语言使用理论 | 第27-31页 |
3.1.1 术语界定 | 第27-29页 |
3.1.2 表现形式 | 第29页 |
3.1.3 使用方法 | 第29-30页 |
3.1.4 语用功能 | 第30页 |
3.1.5 语用类型 | 第30-31页 |
3.1.6 影响因素 | 第31页 |
3.2 教师认知与行为理论 | 第31-34页 |
3.2.1 教师认知 | 第31-32页 |
3.2.2 教师行为 | 第32-33页 |
3.2.3 教师认知与行为关系 | 第33-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35-40页 |
4.1 研究对象 | 第35页 |
4.2 研究问题 | 第35-36页 |
4.3 研究框架 | 第36页 |
4.4 研究方法 | 第36-38页 |
4.4.1 数据搜集方法 | 第37-38页 |
4.4.2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8页 |
4.5 研究过程 | 第38-40页 |
4.5.1 收集文献资料 | 第39页 |
4.5.2 编制研究工具 | 第39页 |
4.5.3 采集研究数据 | 第39页 |
4.5.4 统计分析数据 | 第39-40页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0-82页 |
5.1 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元语言使用的认知状况 | 第40-48页 |
5.1.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5.1.2 访谈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5.1.3 问卷与访谈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 第46-48页 |
5.1.4 小结 | 第48页 |
5.2 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元语言使用的行为状况 | 第48-78页 |
5.2.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5.2.2 访谈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54-57页 |
5.2.3 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 第57-76页 |
5.2.4 问卷、访谈和课堂观察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76-77页 |
5.2.5 小结 | 第77-78页 |
5.3 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元语言使用的认知与行为关系 | 第78-81页 |
5.3.1 教师认知与行为的关系 | 第78-79页 |
5.3.2 教师认知与行为及其关系的影响因素 | 第79-80页 |
5.3.3 小结 | 第80-8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6 结语 | 第82-86页 |
6.1 研究发现 | 第82-83页 |
6.2 研究启示 | 第83-84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1页 |
附录A.“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元语言使用的认知与行为”调查问卷 | 第91-96页 |
附录B.“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元语言使用的认知与行为”访谈提纲 | 第96-98页 |
附录C.“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元语言行为调查”课堂转录样本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