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电气设备及附件论文

基于双天线的车载GNSS/INS组合导航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论文主要内容第11页
    1.4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第11-13页
第2章 惯性导航技术第13-26页
    2.1 常用坐标系及其转换关系第13-17页
        2.1.1 常用坐标系第13-15页
        2.1.2 坐标系间的转换第15-17页
    2.2 IMU及其误差第17-19页
    2.3 INS机械编排第19-23页
        2.3.1 IMU误差补偿第20页
        2.3.2 速度更新第20-21页
        2.3.3 位置更新第21-22页
        2.3.4 姿态更新第22-23页
    2.4 INS误差方程第23-26页
        2.4.1 速度误差方程第23-24页
        2.4.2 姿态误差方程第24页
        2.4.3 位置误差方程第24-26页
第3章 GNSS定位定向原理第26-33页
    3.1 GNSS系统的组成第26-28页
        3.1.1 空间部分第26-27页
        3.1.2 地面监控部分第27页
        3.1.3 用户部分第27-28页
    3.2 GNSS观测量第28-29页
        3.2.1 伪距观测量第28页
        3.2.2 载波相位观测量第28-29页
        3.2.3 线形组合观测量第29页
    3.3 GNSS相对定位原理第29-31页
    3.4 双天线定向原理第31-33页
第4章 基于双天线GNSS/INS松组合算法第33-42页
    4.1 卡尔曼滤波简介第33-35页
    4.2 惯性导航中常见的随机过程第35-37页
        4.2.1 白噪声和随机游走第35-36页
        4.2.2 随机常数第36页
        4.2.3 一阶高斯-马尔科夫过程第36-37页
    4.3 安装角的标定与校准第37-40页
        4.3.1 IMU与载体的安装角第37-38页
        4.3.2 双天线与IMU之间的安装角第38-40页
    4.4 基于双天线的GNSS/INS组合导航算法第40-42页
        4.4.1 松组合系统的状态方程第40-41页
        4.4.2 松组合系统的观测方程第41-42页
第5章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第42-54页
    5.1 实验设备第42-44页
    5.2 跑车方案第44-45页
    5.3 数据处理与精度分析第45-54页
        5.3.1 双天线的标定与校准第45-47页
        5.3.2 参考真值第47页
        5.3.3 STIM300数据分析第47-50页
        5.3.4 ADIS数据分析第50-5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6.1 总结第54页
    6.2 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浮动车轨迹数据的车道数量信息获取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行程时间不确定条件下的大规模多模态公共交通可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