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中文文摘 | 第10-14页 |
绪论 | 第14-34页 |
第一章 九龙江北溪中下游地区的开发环境 | 第34-62页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第34-45页 |
第二节 社会环境 | 第45-62页 |
第二章 唐代北溪中下游地区的开发与族群演变 | 第62-94页 |
第一节 早期居民及其族群演变 | 第62-68页 |
第二节 陈元光父子与北溪中下游地区的开发 | 第68-80页 |
第三节 “北溪四乔木”与开漳将士后裔肇基考 | 第80-94页 |
第三章 宋代北溪中下游地区的开发与文化 | 第94-128页 |
第一节 自然开发与人文科举——以碧溪杨氏为例 | 第94-109页 |
第二节 南宋北溪中下游地区的理学与民间信仰 | 第109-128页 |
第四章 明代北溪中下游地区家族社会的强化与经营空间的扩展——以银塘赵氏为例 | 第128-188页 |
第一节 明代北溪中下游地区家族社会强化概况 | 第128-136页 |
第二节 银塘赵氏家族经营述略 | 第136-152页 |
第三节 明代银塘赵氏诗书传家 | 第152-164页 |
第四节 明代银塘赵氏通婚网络 | 第164-177页 |
第五节 银塘赵氏与龙潭十八景、龙潭墟的经营 | 第177-188页 |
第五章 明清以降北溪社会的商业化转进——以浦南墟为例 | 第188-230页 |
第一节 明代漳州的商业氛围 | 第188-195页 |
第二节 明清浦南墟的商业发展 | 第195-223页 |
第三节 浦南墟与漳州地方社会 | 第223-230页 |
第六章 清代北溪中下游地区宗族势力的消长与地方秩序的重建——以玉兰、碧溪宗族械斗为例 | 第230-256页 |
第一节 清代北溪中下游地区的宗族械斗 | 第230-239页 |
第二节 清代北溪中下游地区玉兰、碧溪宗族械斗 | 第239-256页 |
结语 | 第256-26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66-293页 |
图片索引 | 第293-2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297-299页 |
致谢 | 第299-301页 |
个人简历 | 第301-3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