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核反应堆工程论文--反应堆材料及其性能论文

超临界水冷堆燃料包壳候选材料的腐蚀行为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中国的能源结构与核电发展现状第12-13页
    1.2 超临界水冷堆第13-14页
    1.3 超临界水冷堆燃料包壳第14-18页
        1.3.1 燃料包壳苛刻的工作条件第14页
        1.3.2 包壳管壁的预充压和应力分析第14-16页
        1.3.3 辐照损伤的影响第16-17页
        1.3.4 超临界水中的腐蚀第17页
        1.3.5 SCWR燃料包壳材料的技术要求第17-18页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1.5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二章 金属材料在超临界水中的腐蚀及影响因素第20-36页
    2.1 超临界水的物理化学特性第20-21页
    2.2 金属材料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热力学第21-28页
        2.2.1 氧化物在超临界水中的稳定性第23-24页
        2.2.2 超临界水的离解作用第24-25页
        2.2.3 高温氧化过程的析氢现象第25-26页
        2.2.4 金属材料内Cr的挥发作用第26-28页
    2.3 金属材料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动力学第28-30页
    2.4 金属材料在超临界水中的应力腐蚀第30-35页
        2.4.1 应力腐蚀的基本概念第30-31页
        2.4.2 影响应力腐蚀的因素第31-32页
        2.4.3 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的表征量第32-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金属材料在超临界水中的腐蚀性能研究现状第36-49页
    3.1 国内外超临界水腐蚀的研究背景第36页
    3.2 材料在超临界水中均匀腐蚀研究现状第36-42页
        3.2.1 F/M钢第36-39页
        3.2.2 奥氏体不锈钢第39-42页
        3.2.3 镍基合金第42页
    3.3 应力腐蚀开裂研究现状第42-48页
        3.3.1 奥氏体不锈钢第43-45页
        3.3.2 镍基合金第45-47页
        3.3.3 F/M钢第47-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实验方案设计及操作流程第49-67页
    4.1 实验规划第49-53页
        4.1.1 实验参数设定第49-50页
        4.1.2 实验系统设计第50-53页
    4.2 均匀腐蚀实验第53-59页
        4.2.1 实验设备第53-54页
        4.2.2 均匀腐蚀实验操作规程第54-58页
        4.2.3 实验结果分析第58-59页
    4.3 应力腐蚀实验第59-66页
        4.3.1 实验设备第59-60页
        4.3.2 应力腐蚀实验操作规程第60-64页
        4.3.3 实验结果分析第64-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金属材料在超临界水中的均匀腐蚀实验第67-133页
    5.1 超临界水冷堆燃料包壳候选材料的腐蚀增重第67-68页
    5.2 F/M钢的均匀腐蚀性能第68-87页
        5.2.1 P92铁素体马氏体钢第68-81页
        5.2.2 T91铁素体马氏体钢第81-87页
    5.3 奥氏体不锈钢的均匀腐蚀性能第87-108页
        5.3.1 HR3C奥氏体不锈钢第87-96页
        5.3.2 304NG奥氏体不锈钢第96-108页
    5.4 镍基合金的腐蚀性能第108-116页
        5.4.1 C276镍基合金第108-116页
    5.5 ODS钢的腐蚀性能第116-131页
        5.5.1 310-ODS钢第116-124页
        5.5.2 316-ODS钢第124-131页
    5.6 本章小结第131-133页
第六章 金属材料在超临界水中的应力腐蚀实验第133-169页
    6.1 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第133-134页
    6.2 P92钢第134-139页
        6.2.1 应力-应变行为研究第134-135页
        6.2.2 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研究第135-138页
        6.2.3 实验小结第138-139页
    6.3 316Ti钢第139-150页
        6.3.1 应力-应变行为研究第139-143页
        6.3.2 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研究第143-149页
        6.3.3 实验小结第149-150页
    6.4 HR3C钢第150-155页
        6.4.1 应力-应变行为研究第150-151页
        6.4.2 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研究第151-154页
        6.4.3 实验小结第154-155页
    6.5 C276合金第155-160页
        6.5.1 应力-应变行为研究第155-156页
        6.5.2 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研究第156-159页
        6.5.3 实验小结第159-160页
    6.6 310-ODS合金第160-168页
        6.6.1 应力-应变行为研究第160-162页
        6.6.2 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研究第162-167页
        6.6.3 实验小结第167-168页
    6.7 本章小结第168-16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69-172页
    7.1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第169-170页
    7.2 展望第170-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178页
致谢第178-1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179-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大数据的架空线路工程造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产城融合导向下的柳林镇空间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