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我国离职后福利会计问题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6页
        1.3.1 国外文献综述第12-14页
        1.3.2 国内文献综述第14-15页
        1.3.3 文献综述小结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页
    1.5 研究内容第16-18页
    1.6 创新观点第18-19页
2 我国离职后福利会计的理论分析和概念界定第19-25页
    2.1 我国离职后福利会计的理论基础第19-20页
        2.1.1 收入费用观第19页
        2.1.2 资产负债观第19-20页
    2.2 离职后福利会计相关概念第20-25页
        2.2.1 离职后福利与养老金第20页
        2.2.2 离职后福利计划第20-22页
        2.2.3 离职后福利会计第22-25页
3 我国离职后福利的会计处理分析第25-39页
    3.1 离职后福利的判断标准第25-27页
    3.2 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第27-30页
        3.2.1 设定提存计划的确认第27-29页
        3.2.2 设定提存计划的计量第29-30页
        3.2.3 设定提存计划的披露第30页
    3.3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第30-39页
        3.3.1 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确认与计量第31-35页
        3.3.2 计划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第35-36页
        3.3.3 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净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第36-38页
        3.3.4 设定受益计划的披露第38-39页
4 离职后福利会计的国际比较第39-47页
    4.1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第39-43页
        4.1.1 过去服务成本第39页
        4.1.2 多雇主计划第39-41页
        4.1.3 国家计划第41页
        4.1.4 同一控制的企业之间共担风险的设定受益计划第41-42页
        4.1.5 保险单第42-43页
    4.2 我国会计准则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比较第43-47页
        4.2.1 过去服务成本的会计处理第43页
        4.2.2 计划资产回报的分解第43-45页
        4.2.3 精算利得或损失的会计处理第45页
        4.2.4 设定受益计划最小净负债第45-47页
5 我国离职后福利会计应用现状分析第47-55页
    5.1 我国上市公司提供设定受益计划基本情况分析第47-52页
        5.1.1 设定受益计划受益人群分析第47-48页
        5.1.2 提供设定受益计划上市公司的产权结构第48-49页
        5.1.3 提供设定受益计划上市公司的行业分析第49-50页
        5.1.4 存在计划资产的上市公司分析第50-51页
        5.1.5 企业提供设定受益计划动因分析第51-52页
    5.2 离职后福利会计披露情况分析第52-55页
        5.2.1 设定提存计划披露情况分析第52-53页
        5.2.2 设定受益计划披露情况分析第53-55页
6 政策建议和研究局限第55-61页
    6.1 完善会计准则中对不同类别离职后福利计划的规定第55-57页
        6.1.1 多雇主计划第55页
        6.1.2 国家计划第55-56页
        6.1.3 同一控制的企业之间共担风险的设定受益计划第56页
        6.1.4 保险单第56-57页
    6.2 明确企业当期削减员工数量导致以前期间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变化的会计处理第57-58页
    6.3 采用直线法或年数总和法摊销过去服务成本第58-59页
    6.4 督促企业规范披露第59-60页
    6.5 研究局限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67页
后记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族地区居民地方感与旅游影响感知及态度的关系研究--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
下一篇:城市绿色交通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