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初中生生活目标追求、基本心理需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问题提出第9-10页
    1.3 研究目的第10页
    1.4 研究意义第10页
    1.5 核心概念第10-14页
        1.5.1 主观幸福感第10-11页
        1.5.2 生活目标追求第11-13页
        1.5.3 基本心理需求第13-14页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假设第14-25页
    2.1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理论及干预研究第14-18页
        2.1.1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第14-15页
        2.1.2 主观幸福感的自我决定理论第15-17页
        2.1.3 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第17-18页
    2.2 生活目标追求、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第18-23页
        2.2.1 生活目标追求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第18-20页
        2.2.2 生活目标追求对基本心理需求满足的预测作用第20-21页
        2.2.3 基本心理需求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第21-22页
        2.2.4 生活目标、基本心理需求及主观幸福感三者的关系第22-23页
    2.3 研究假设第23-25页
第3章 研究设计第25-28页
    3.1 研究对象第25页
    3.2 研究工具第25-27页
        3.2.1 基本信息测量第25页
        3.2.2 生活目标追求测量第25-26页
        3.2.3 基本心理需求满足测量第26页
        3.2.4 主观幸福感测量第26-27页
    3.3 研究程序与步骤第27页
    3.4 数据分析第27-28页
第4章 研究一初中生生活目标追求、基本心理需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第28-38页
    4.1 初中生生活目标追求、基本心理需求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第28-29页
    4.2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29-30页
    4.3 初中生生活目标追求、基本心理需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30-34页
        4.3.1 生活目标追求、基本心理需求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第30-32页
        4.3.2 生活目标追求、基本心理需求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关系模型分析第32-33页
        4.3.3 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在生活目标追求对主观幸福感影响间中介效应检验第33-34页
    4.4 讨论第34-38页
        4.4.1 初中生生活目标追求、基本心理需求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第34-36页
        4.4.2 初中生生活目标追求、基本心理需求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第36页
        4.4.3 基本心理需求在生活目标追求和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第36-38页
第5章 研究二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干预研究第38-52页
    5.1 研究背景第38-39页
    5.2 研究目的第39页
    5.3 初中生生活目标追求团体辅导干预方案编写第39-44页
        5.3.1 方案编写理论及实证基础第39-41页
        5.3.2 方案编写流程第41页
        5.3.3 专家指导第41页
        5.3.4 团体辅导方案第41-44页
    5.4 研究方法第44-47页
        5.4.1 研究对象第44-46页
        5.4.2 研究工具第46-47页
        5.4.3 研究过程第47页
    5.5 研究结果第47-50页
        5.5.1 干预组、对照组组间后测差异比较第47-48页
        5.5.2 干预组组内前后测差异比较第48-49页
        5.5.3 团体辅导反馈表统计结果第49-50页
    5.6 讨论第50-52页
        5.6.1 干预效果讨论第50-51页
        5.6.2 团辅反馈讨论第51-5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6.1 研究结论第52页
    6.2 研究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附录第60-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家庭亲密度、父母教养方式与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
下一篇:团体音乐治疗对大学生抑郁状况的疗效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