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抗逆力培养的研究--以深圳市PW社区“加油少年”项目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引言第9-21页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2页
        1. 研究背景第9-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国内外文献研究第12-16页
        1. 国外文献研究第12-14页
        2. 国内文献研究第14-16页
    (三)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8页
        1. 社会工作第16-17页
        2. 青少年第17页
        3. 抗逆力第17-18页
    (四) 研究理论第18页
        1. 优势视角视角第18页
        2. 社会支持理论第18页
    (五) 研究思路第18-19页
    (六) 研究方法第19-21页
        1. 问卷调查法第19-20页
        2. 观察法第20页
        3. 访谈法第20-21页
二、青少年抗逆力培养需求调查——以深圳市PW社区为例第21-33页
    (一) 社区基本情况调查第21-22页
        1. 社区基本信息第21页
        2. 青少年面临的困境第21-22页
    (二) 青少年抗逆力现状第22-31页
        1. 青少年沟通能力第23-24页
        2. 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第24-26页
        3. 青少年积极认知能力第26-28页
        4. 青少年的家庭支持第28-29页
        5. 青少年的人际协助第29-31页
    (三) 青少年需求分析第31-33页
三、深圳市PW社区“加油少年”项目实证研究第33-41页
    (一) 项目简介第33-34页
    (二) 培养内容第34-41页
        1. 个人能力提升方面第35-39页
        2. 家庭支持活动方面第39页
        3. 社区动员活动方面第39-41页
四、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抗逆力培养的成效与不足第41-48页
    (一) 培养成效第41-45页
    (二) 不足第45-48页
        1. 忽略学校社会支持系统第45页
        2. 培养方式过于笼统化第45-47页
        3. 社工专业知识、能力不足第47-48页
五、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抗逆力培养的思考第48-57页
    (一) 个人—家庭—社区—学校系统联动机制提升青少年抗逆力第48-50页
    (二) 根据青少年抗逆力的具体水平提供相应培养方法第50-52页
    (三) 加强社工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第52-53页
    (四) 从矫治模式向预防模式转换第53-55页
    (五)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抗逆力培养具有一定的优势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第60-68页
    附录1: PW社区青少年需求调查问卷第60-62页
    附录2: 青少年抗逆力水平测量表第62-64页
    附录3: 项目计划书(节选)第64-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外国法查明制度的完善
下一篇:超高维数据中非线性模型的交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