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理论论文--环境保护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政府环境规制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导论第11-19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2-16页
        1.2.1 国外研究述评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述评第14-16页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第16-18页
        1.3.1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6页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1.4 本文创新第18页
    注释第18-19页
2 环境规制的理论基础第19-36页
    2.1 规制的含义与类型第19-24页
        2.1.1 规制的含义第19-22页
        2.1.2 规制的类型第22-24页
    2.2 环境规制的主要内容第24-26页
        2.2.1 社会性规制的主要领域第24-25页
        2.2.2 环境规制的主要内容第25-26页
    2.3 外部性与环境规制第26-34页
        2.3.1 外部性的含义、特征与类型第27-29页
        2.3.2 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第29-32页
        2.3.3 外部性与环境规制第32-34页
    2.4 小结第34-35页
    注释第35-36页
3 政府规制有效性的度量与影响因素第36-54页
    3.1 政府规制有效性的含义与度量第36-42页
        3.1.1 政府规制有效性的含义第36-37页
        3.1.2 政府规制有效性的度量第37-42页
    3.2 政府规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第42-48页
        3.2.1 政府规制有效性的前提第42-43页
        3.2.2 规制失灵的理论分析第43-48页
    3.3 规制体系与规制有效性第48-51页
        3.3.1 规制体系与规制有效性的关系第48-50页
        3.3.2 政府规制体系的构成第50-51页
    3.4 小结第51-52页
    注释第52-54页
4 规制立法、规制机构、规制方式与环境规制有效性第54-77页
    4.1 环境规制立法的任务与基本原则第54-58页
        4.1.1 环境规制立法的主要任务第54-55页
        4.1.2 环境规制立法的基本原则第55-57页
        4.1.3 环境法律体系的构成第57-58页
    4.2 环境规制机构的特征与行为制衡第58-66页
        4.2.1 政府规制机构的性质与特征第58-63页
        4.2.2 规制机构的行为及其制衡机制第63-66页
    4.3 规制方式选择与环境规制的有效性第66-75页
        4.3.1 命令-控制型的环境规制方式第67-71页
        4.3.2 激励型的环境规制方式第71-75页
    4.4 小结第75-76页
    注释第76-77页
5 我国环境规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第77-98页
    5.1 环境规制效果的实证分析第77-90页
        5.1.1 治理污染投资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第77-86页
        5.1.2 污染事故赔罚款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第86-90页
    5.2 环境规制效率的实证分析第90-97页
        5.2.1 环境规制的成本分析第90-93页
        5.2.2 环境规制的收益分析第93-97页
    5.3 小结第97-98页
6 我国环境规制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第98-116页
    6.1 环境规制体系的基本形成第98-107页
        6.1.1 环境规制法律体系第98-101页
        6.1.2 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第101-103页
        6.1.3 环境保护政策体系第103-107页
    6.2 我国环境规制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07-115页
        6.2.1 环境规制体系发挥作用的体制性障碍第107-109页
        6.2.2 环境规制立法质量第109-110页
        6.2.3 环境管理体制第110-114页
        6.2.4 环境规制政策第114-115页
    6.3 小结第115页
    注释第115-116页
7 发达国家提高环境规制有效性的经验借鉴第116-133页
    7.1 发达国家环境规制改革的动因与目的第116-121页
    7.2 发达国家提升环境规制有效性第121-131页
        7.2.1 采取多种措施有效规制规制者第121-128页
        7.2.2 改革传统的环境规制方式第128-131页
    7.3 小结第131页
    注释第131-133页
8 提高我国环境规制有效性的对策建议第133-141页
    8.1 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环境规制体系第133-135页
    8.2 提高环境立法质量,完善环境规制法律体系第135-136页
    8.3 建立监督和约束机制,有效规制规制者第136-138页
    8.4 改革规制方式,实施多元规制措施第138-140页
    8.5 小结第140页
    注释第140-141页
9 结论第141-145页
    9.1 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的创新第141页
    9.2 我国环境规制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41-143页
    9.3 国际经验借鉴第143页
    9.4 提高我国环境规制有效性的主要政策建议第143-145页
致谢第145-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51页
附录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研究--基于动态随机规划法
下一篇:宪政在城市——从晚清到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