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免疫学论文

纳米载体介导干预免疫识别的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前言第13-18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3-16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16-18页
一、纳米载体的构建及体外转染实验第18-65页
    1.1 对象和方法第18-38页
        1.1.1 实验对象第18-21页
        1.1.2 实验方法第21-38页
    1.2 结果第38-54页
        1.2.1 载shRNA质粒鉴定第38-41页
        1.2.2 载shRNA质粒扩增与提纯鉴定第41-42页
        1.2.3 纳米载体表征第42-47页
        1.2.4 纳米阳离子高分子脂质体的生物安全性第47-48页
        1.2.5 纳米阳离子高分子脂质体和载shRNA质粒偶合实验第48页
        1.2.6 HCT-116细胞培养第48-49页
        1.2.7 纳米载体应用体外转染效果第49-54页
    1.3 讨论第54-64页
        1.3.1 病毒载体与研究进展第57-59页
        1.3.2 非病毒载体开发及应用第59-64页
    1.4 小结第64-65页
二、纳米载体介导沉默免疫识别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第65-111页
    2.1 对象和方法第65-91页
        2.1.1 实验对象第65-69页
        2.1.2 实验方法第69-91页
    2.2 结果第91-101页
        2.2.1 大鼠骨髓源DC体外培养与鉴定第91-93页
        2.2.2 DC的体外转染第93-94页
        2.2.3 DC转染后CⅡTA及MHC-Ⅱ基因的表达第94-99页
        2.2.4 DC转染后MyD88基因的表达第99-101页
    2.3 讨论第101-110页
        2.3.1 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体外培养第101-105页
        2.3.2 MHC-Ⅱ、CⅡTA与移植免疫识别第105-107页
        2.3.3 Toll样受体、免疫识别信号转导和MyD88第107-110页
    2.4 小结第110-111页
三、纳米载体介导干预免疫识别作用的研究第111-136页
    3.1 对象和方法第111-119页
        3.1.1 实验对象第111页
        3.1.2 实验方法第111-119页
    3.2 结果第119-127页
        3.2.1 CⅡTA沉默干预DC对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的影响第119-123页
        3.2.2 LPS对MyD88沉默干预DC的刺激作用第123-127页
    3.3 讨论第127-134页
        3.3.1 CⅡTA沉默对免疫识别的干预作用第128-131页
        3.3.2 MyD88沉默对免疫识别的干预作用第131-134页
    3.4 小结第134-136页
全文结论第136-138页
论文创新点第138-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9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49-150页
综述 基因治疗与载体研究第150-162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159-162页
致谢第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基因和亮氨酸酮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研究
下一篇:靶向si-EGFR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