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无线协同中继自适应与增强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无线协同中继技术概述第12-20页
        1.2.1 无线协同中继分类第13-16页
        1.2.2 无线协同中继性能参数第16-18页
        1.2.3 无线衰落信道模型第18-20页
    1.3 无线协同中继的发展第20-22页
    1.4 无线协同中继自适应及增强技术第22-25页
    1.5 本文的工作和成果第25-27页
    参考文献第27-33页
第二章 瑞利信道下采用自适应调制技术的中继系统性能分析第33-53页
    2.1 引言第33-35页
    2.2 系统模型第35-36页
    2.3 自适应调制原理第36-38页
    2.4 工作模式选择策略第38-40页
    2.5 系统性能分析第40-46页
        2.5.1 信道分析第40-44页
        2.5.2 频谱效率分析第44-45页
        2.5.3 中断概率分析第45-46页
    2.6 仿真结果与数值分析第46-49页
    2.7 本章小结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第三章 NAKAGAMI-M信道下采用自适应调制技术的中继系统性能分析第53-67页
    3.1 引言第53-54页
    3.2 系统模型第54-56页
    3.3 信道分析第56-58页
    3.4 频谱效率分析第58-60页
    3.5 中断概率分析第60页
    3.6 数值与仿真分析第60-64页
    3.7 本章小结第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第四章 NAKAGAMI-M信道下采用自适应调制的双向中继系统性能分析第67-99页
    4.1 引言第67-69页
    4.2 系统模型第69-77页
        4.2.1 两时隙系统模型第69-72页
        4.2.2 三时隙系统模型第72-74页
        4.2.3 四时隙系统模型第74-77页
    4.3 信道分析第77-83页
        4.3.1 两时隙系统信道分析第77-79页
        4.3.2 三时隙系统信道分析第79-81页
        4.3.3 四时隙系统信道分析第81-83页
    4.4 系统性能分析第83-89页
        4.4.1 频谱效率分析第84-86页
        4.4.2 中断概率分析第86-89页
    4.5 数值分析第89-94页
    4.6 本章小结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第五章 NAKAGAMI-M信道下双向AF中继系统功率分配研究第99-117页
    5.1 引言第99-100页
    5.2 系统模型第100-102页
    5.3 双向AF中继功率分配方案第102-109页
        5.3.1 瞬时信道信息可获得时的功率分配方案第102-106页
        5.3.2 统计信道信息可获得时的功率分配方案第106-109页
    5.4 仿真分析第109-112页
    5.5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7-121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117-118页
    6.2 后续展望第118-121页
附录 缩略语表第121-123页
致谢第123-125页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125-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质工程文档语义检索的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抗脑胶质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