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1.2.1 工程环境分析 | 第14-15页 |
1.2.2 工程环境下信息检索的需求 | 第15-17页 |
1.3 工程文档信息检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3.1 工程知识管理系统中的文档检索 | 第18-19页 |
1.3.2 工程文档文本检索方法 | 第19-20页 |
1.3.3 工程文档语义检索方法 | 第20-22页 |
1.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1.5 本文研究工作及内容 | 第23-25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2章 基于多维关联的异质工程文档语义检索方法 | 第26-37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本体概述 | 第26-30页 |
2.2.1 本体定义及类型 | 第26-28页 |
2.2.2 本体的表达方式 | 第28页 |
2.2.3 本体的应用 | 第28-30页 |
2.3 语义网概述 | 第30-34页 |
2.3.1 语义描述语言 | 第30-33页 |
2.3.2 语义网的应用 | 第33-34页 |
2.4 基于多维关联的异质工程文档语义检索方法 | 第34-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基于本体和主题地图融合的多维关联表达方法 | 第37-68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知识关联表达的相关研究 | 第37-40页 |
3.2.1 通用的知识关联表达方法 | 第37-39页 |
3.2.2 工程知识关联表达方法 | 第39-40页 |
3.3 多维关联机制 | 第40-42页 |
3.4 多维关联的形式化定义 | 第42-43页 |
3.5 多维关联的构建 | 第43-47页 |
3.5.1 工程本体构建 | 第43-44页 |
3.5.2 基于工程本体的文档标注和结构化 | 第44-47页 |
3.5.3 工程文档的多维关联机制构建 | 第47页 |
3.6 基于本体和主题地图融合的多维关联表达方法 | 第47-59页 |
3.6.1 工程文档多维关联表达的需求 | 第47-51页 |
3.6.2 本体、主题地图、Linked Data关联模型 | 第51-53页 |
3.6.3 基于本体的通用知识表达 | 第53-54页 |
3.6.4 基于主题地图的特殊知识表达 | 第54-57页 |
3.6.5 本体和主题地图的融合 | 第57-59页 |
3.7 工程文档多维关联实例 | 第59-66页 |
3.7.1 文档资源介绍 | 第60页 |
3.7.2 多维关联实现 | 第60-66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4章 基于多维关联的语境构建及操作方法 | 第68-85页 |
4.1 引言 | 第68页 |
4.2 语境概述 | 第68-70页 |
4.2.1 语境的概念 | 第68-69页 |
4.2.2 语境模型 | 第69-70页 |
4.3 工程语境的建模需求 | 第70-72页 |
4.4 基于多维关联的工程语境 | 第72-75页 |
4.4.1 语境的形式化定义 | 第72-73页 |
4.4.2 本体、多维关联、语境模型的关系 | 第73-75页 |
4.5 语境增强 | 第75-80页 |
4.5.1 语境补充 | 第75-78页 |
4.5.2 语境扩展 | 第78-79页 |
4.5.3 语境收缩 | 第79-80页 |
4.6 语境迁移 | 第80-83页 |
4.6.1 语境的提升和下降 | 第80-81页 |
4.6.2 基于核心实体的语境平移 | 第81-82页 |
4.6.3 语境融合 | 第82-8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5章 基于语境的工程文档查询处理和检索方法 | 第85-103页 |
5.1 引言 | 第85页 |
5.2 查询处理和检索中的语境研究 | 第85-87页 |
5.3 基于语境的工程文档查询处理和检索方法 | 第87-88页 |
5.4 查询分析和结构化 | 第88-91页 |
5.5 语境构建和推理 | 第91-93页 |
5.6 基于语境的查询求精 | 第93-96页 |
5.7 基于语境的检索 | 第96-98页 |
5.8 基于语境的工程文档查询处理和检索的实例与分析 | 第98-102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3-106页 |
6.1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03-104页 |
6.2 论文创新点 | 第104页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18-119页 |
致谢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