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
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2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歧视 | 第13-14页 |
·就业歧视 | 第14-16页 |
·就业性别歧视 | 第16-17页 |
·就业性别歧视现状 | 第17-20页 |
·大学生就业研究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学科交叉 | 第22页 |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第22-23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23-25页 |
2.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25-32页 |
·经济学理论 | 第25-28页 |
·歧视经济学理论 | 第25-27页 |
·菲尔普斯曲线 | 第27-28页 |
·社会学理论 | 第28-29页 |
·社会排斥理论 | 第28页 |
·"断裂"分析 | 第28-29页 |
·人力资源管理学相关理论 | 第29-32页 |
·拥挤假说 | 第29-30页 |
·可比价值 | 第30-32页 |
3.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相关内涵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32-41页 |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相关概念界定 | 第32-34页 |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内涵 | 第32-33页 |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特点 | 第33-34页 |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41页 |
·准入歧视 | 第35-37页 |
·晋升歧视 | 第37-39页 |
·薪酬歧视 | 第39-41页 |
4.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实证分析 | 第41-48页 |
·人为设定准入门槛 | 第41-44页 |
·考查准入门槛的指标设定 | 第41页 |
·实证分析 | 第41-42页 |
·原因分析 | 第42-44页 |
·企业内部培训未达到均等化 | 第44-46页 |
·企业内部薪酬体系不健全 | 第46-48页 |
·考查薪酬歧视的指标设定 | 第46页 |
·实证分析 | 第46-47页 |
·原因分析 | 第47-48页 |
5. 应对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建议 | 第48-53页 |
·加强就业政策与法规的执行力度 | 第48-49页 |
·依靠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减少准入歧视 | 第49-50页 |
·建立均等化的企业培训机制 | 第50-51页 |
·构建基于能力的企业薪酬体系 | 第51-53页 |
6. 结论 | 第53-55页 |
·研究总结 | 第53-54页 |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54-55页 |
·研究创新 | 第54页 |
·研究不足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图表目录 | 第59-60页 |
图目录 | 第59页 |
表目录 | 第59-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