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17页 |
一 本课题研究价值 | 第6-7页 |
二 研究对象及思路 | 第7-9页 |
三 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四 中国小剧场话剧的发展进程 | 第11-17页 |
第一章 :九十年代“京派”小剧场话剧、“海派”小剧场话剧发展的整体状况 | 第17-22页 |
第一节 九十年代背景分析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九十年代“京派”、“海派”小剧场话剧梳理 | 第18-22页 |
第二章 “京派”、“海派”小剧场话剧类型比较 | 第22-46页 |
第一节 “后写实”小剧场话剧 | 第22-31页 |
第二节 商业化小剧场话剧 | 第31-41页 |
第三节 实验小剧场话剧 | 第41-46页 |
第三章 “京派”、“海派”小剧场话剧代表剧作家比较 | 第46-54页 |
第一节 孟京辉与赵耀民 | 第46-51页 |
第二节 林兆华与曹路生 | 第51-54页 |
第四章 “京派”、“海派”小剧场话剧的成因浅探 | 第54-59页 |
第一节 京派文化与海派文化 | 第54-56页 |
第二节 北京人性格和上海人性格对比 | 第56-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在校期间发表作品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