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16页 |
Abstract | 第16-18页 |
第一章 前言(文献综述) | 第19-40页 |
引言 | 第19-20页 |
1.1 根结线虫病 | 第20-22页 |
1.1.1 根结线虫种类和生理小种 | 第20页 |
1.1.2 根结线虫的危害及致病机理 | 第20-21页 |
1.1.3 根结线虫病抗性鉴定方法 | 第21页 |
1.1.4 根结线虫病的防治 | 第21-22页 |
1.2 植物对根结线虫的抵抗机制 | 第22-24页 |
1.2.1 被动抗性 | 第22-23页 |
1.2.2 主动抗性 | 第23-24页 |
1.3 根系分泌物的研究进展 | 第24-29页 |
1.3.1 根系分泌物的种类及组成 | 第25-26页 |
1.3.2 根系分泌物的分泌机理 | 第26-27页 |
1.3.3 影响根系分泌物的因素 | 第27-28页 |
1.3.4 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1.3.5 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 | 第29页 |
1.4 根系分泌物与土传病害 | 第29-33页 |
1.4.1 根系分泌物和根际病原微生物 | 第30页 |
1.4.2 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土壤微生物 | 第30-31页 |
1.4.3 根系分泌物和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 | 第31-32页 |
1.4.4 根系分泌物与线虫 | 第32-33页 |
1.5 番茄抗根结线虫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第33-36页 |
1.5.1 番茄抗线虫基因研究进展 | 第33-35页 |
1.5.2 植物诱导抗性的分子基础 | 第35-36页 |
1.5.3 化感作用对抗性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6页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36-40页 |
1.6.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6-38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38-39页 |
1.6.3 研究思路 | 第39-40页 |
第二章 番茄砧木抗南方根结线虫特性及其与生理指标及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关系 | 第40-51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6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41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41页 |
2.1.3 病害调查 | 第41页 |
2.1.4 生理指标测定 | 第41-43页 |
2.1.5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 | 第43-44页 |
2.1.6 土壤酶活性测定 | 第44-46页 |
2.1.7 数据分析 | 第46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2.2.1 不同番茄砧木南方根结线虫发病率、病情指数及抗病性 | 第46页 |
2.2.2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生理指标及其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 | 第46-47页 |
2.2.3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叶片防御酶活性及其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 | 第47-48页 |
2.2.4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土壤生物学活性及其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 | 第48-49页 |
2.3 讨论 | 第49-50页 |
2.3.1 番茄砧木抗根结线虫特性与抗逆生理 | 第49-50页 |
2.3.2 番茄砧木抗根结线虫特性与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 | 第50页 |
2.4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不同抗性番茄根系分泌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化感效应及其生化成分鉴定 | 第51-60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4页 |
3.1.1 供试材料 | 第51-52页 |
3.1.2 试验设计 | 第52页 |
3.1.3 根系分泌物收集与浓缩 | 第52页 |
3.1.4 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相对抑制率测定 | 第52页 |
3.1.5 南方根结线虫J2校正死亡率测定 | 第52-53页 |
3.1.6 南方根结线虫J2趋化性测定 | 第53页 |
3.1.7 根系分泌物特异活性成分检测 | 第53页 |
3.1.8 数据分析 | 第53-54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54-57页 |
3.2.1 不同抗性番茄根系分泌物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影响 | 第54页 |
3.2.2 不同抗性番茄根系分泌物对南方根结线虫J2存活的影响 | 第54-55页 |
3.2.3 不同抗性番茄根系分泌物对南方根结线虫J2的趋化性的影响 | 第55页 |
3.2.4 不同抗性番茄根系分泌物成分鉴定 | 第55-57页 |
3.3 讨论 | 第57-59页 |
3.3.1 不同抗性番茄根系分泌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影响 | 第57-58页 |
3.3.2 不同抗性番茄根系分泌物成分鉴定 | 第58-59页 |
3.4 小结 | 第59-60页 |
3.4.1 不同抗性番茄根系分泌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影响 | 第59页 |
3.4.2 不同抗性番茄根系分泌物成分鉴定 | 第59-60页 |
第四章 模拟生化物质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化感验证 | 第60-66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1页 |
4.1.1 供试材料 | 第60页 |
4.1.2 实验设计 | 第60-61页 |
4.1.3 数据分析 | 第61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61-64页 |
4.2.1 模拟生化物质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影响 | 第61-62页 |
4.2.2 模拟生化物质对南方根结线虫J2存活的影响 | 第62页 |
4.2.3 模拟生化物质对南方根结线虫J2趋向性的影响 | 第62-63页 |
4.2.4 模拟生化物质对番茄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影响 | 第63-64页 |
4.3 讨论 | 第64-65页 |
4.4 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模拟生化物质对番茄的化感作用 | 第66-81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66-68页 |
5.1.1 供试材料 | 第66-67页 |
5.1.2 番茄种子萌发指标测定 | 第67-68页 |
5.1.3 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和生理指标测定 | 第68页 |
5.1.4 数据分析 | 第68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68-78页 |
5.2.1 模拟生化物质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 第68-72页 |
5.2.2 模拟生化物质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化感作用 | 第72-74页 |
5.2.3 模拟生化物质对番茄植株生理特性的化感作用 | 第74-78页 |
5.3 讨论 | 第78-80页 |
5.3.1 模拟生化物质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 第78页 |
5.3.2 模拟生化物质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化感作用 | 第78-79页 |
5.3.3 模拟生化物质对番茄植株生理特性的化感作用 | 第79-80页 |
5.4 小结 | 第80-81页 |
5.4.1 模拟物质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 第80页 |
5.4.2 模拟物质对番茄植株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化感作用 | 第80-81页 |
第六章 模拟生化组分对土壤生态环境的调控作用 | 第81-93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81-84页 |
6.1.1 供试材料 | 第81-82页 |
6.1.2 试验设计 | 第82页 |
6.1.3 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第82-83页 |
6.1.4 根际土壤主要微生物数量测定 | 第83页 |
6.1.5 根际土壤酶活性测定 | 第83-84页 |
6.1.6 数据分析 | 第84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84-90页 |
6.2.1 模拟生化物质对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84-86页 |
6.2.2 模拟生化物质对根际土壤主要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86-88页 |
6.2.3 模拟生化物质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88-90页 |
6.3 讨论 | 第90-91页 |
6.3.1 模拟生化物质对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90页 |
6.3.2 模拟生化物质对根际土壤主要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90-91页 |
6.3.3 模拟生化物质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91页 |
6.4 小结 | 第91-93页 |
第七章 L-抗坏血酸-2,6-二棕榈酸酯对番茄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 第93-105页 |
7.1 材料和方法 | 第93-95页 |
7.1.1 试验材料 | 第93页 |
7.1.2 实验设计 | 第93-94页 |
7.1.3 数字基因表达谱测序及分析 | 第94页 |
7.1.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94-95页 |
7.2 结果与分析 | 第95-102页 |
7.2.1 测序数据产出及统计 | 第95页 |
7.2.2 测序文库评估 | 第95-96页 |
7.2.3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第96-97页 |
7.2.4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 第97-99页 |
7.2.5 苯丙烷生物合成(Phenylpropanoid biosynthesis)通路 | 第99-100页 |
7.2.6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Plant hormone signal transduction)通路 | 第100-102页 |
7.3 讨论 | 第102-103页 |
7.3.1 L-抗坏血酸-2,6-二棕榈酸酯处理下的番茄差异表达基因 | 第102页 |
7.3.2 防御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 | 第102-103页 |
7.3.3 化感作用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 | 第103页 |
7.4 小结 | 第103-105页 |
7.4.1 与防御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 | 第103-104页 |
7.4.2 与化感作用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 | 第104-105页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第105-110页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05-107页 |
8.1.1 根结线虫侵染后植株生理生化和土壤生物学活性与抗性的关系 | 第105页 |
8.1.2 番茄根系分泌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影响 | 第105页 |
8.1.3 番茄根系分泌物中与抗南方根结线虫相关的成分 | 第105-106页 |
8.1.4 根系分泌物模拟物质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化感验证 | 第106页 |
8.1.5 根系分泌物模拟物质对番茄植株的化感作用 | 第106页 |
8.1.6 根系分泌物模拟物质对番茄根际土壤生态环境的化感作用 | 第106-107页 |
8.1.7 L-抗坏血酸-2,6-二棕榈酸酯对番茄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 第107页 |
8.2 创新点 | 第107-108页 |
8.3 展望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2页 |
附录 | 第122-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