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0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析氢反应(HER)的简介 | 第12-15页 |
1.2.1 析氢反应 | 第12-13页 |
1.2.2 析氢反应的机理 | 第13-14页 |
1.2.3 析氢反应催化剂的选择 | 第14-15页 |
1.3 纳米材料电化学产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5-24页 |
1.3.1 不含金属杂原子掺杂的碳材料 | 第15-16页 |
1.3.2 过渡金属合金 | 第16-17页 |
1.3.3 过渡金属磷化物 | 第17-18页 |
1.3.4 过渡金属碳化物 | 第18-21页 |
1.3.5 过渡金属氮化物 | 第21-22页 |
1.3.6 过渡金属硼化物 | 第22页 |
1.3.7 过渡金属硫化物 | 第22-24页 |
1.4 石墨烯 | 第24-28页 |
1.4.1 石墨烯的结构和形貌 | 第25-26页 |
1.4.2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第26-27页 |
1.4.3 功能化石墨烯 | 第27-28页 |
1.4.3.1 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27-28页 |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8-30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28-29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第2章 用电聚合紫精薄膜制备氮-磷共掺杂的碳化钼纳米片及其电催化产氢方面的应用 | 第30-48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5页 |
2.2.1 实验材料和测试方法实验试剂和材料如表2.1所示 | 第30-31页 |
2.2.2 氮-磷共掺杂碳化物的制备路线 | 第31-32页 |
2.2.3 前驱体和目标产物的合成与制备 | 第32-34页 |
2.2.4 CPV为基底制备二硫化钼 | 第34-35页 |
2.3 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35-44页 |
2.3.1 红外光谱表征 | 第35页 |
2.3.2 核磁表征 | 第35-36页 |
2.3.3 多孔性能研究 | 第36-37页 |
2.3.4 热稳定性能研究 | 第37页 |
2.3.5 拉曼检测研究 | 第37-38页 |
2.3.6 XRD图谱研究 | 第38-39页 |
2.3.7 TEM和SEM研究 | 第39-41页 |
2.3.8 XPS表征 | 第41-42页 |
2.3.9 材料的电催化产氢性能测试 | 第42-44页 |
2.4 不同热解气氛的影响 | 第44-46页 |
2.4.1 XPS中P2p分析 | 第44-45页 |
2.4.2 产氢性能对比研究 | 第45-46页 |
2.5 尝试制备的碳化钨和二硫化钼XRD表征 | 第4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3章 紫精线性聚合物修饰的石墨烯作为模板在能源储存和转化中的应用 | 第48-54页 |
3.1 引言 | 第4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8-51页 |
3.2.1 实验材料和测试方法 | 第48页 |
3.2.2 紫精线性聚合物修饰的石墨烯以及复合材料的制备路线 | 第48-49页 |
3.2.3 前驱体和目标产物的合成与制备 | 第49-51页 |
3.3 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51-53页 |
3.3.1 核磁图谱 | 第51页 |
3.3.2 XRD图谱研究 | 第51-52页 |
3.3.3 LPG扫描电镜图 | 第52页 |
3.3.4 Mo_2C@NPCN产氢性能分析 | 第52-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负载金属离子的氮磷共掺杂多孔聚合物制备探索 | 第54-56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4-55页 |
4.2.1 实验材料和测试方法 | 第54页 |
4.2.2 负载金属离子的氮磷共掺杂多孔聚合物制备路线 | 第54-55页 |
4.2.3 前驱体和目标产物的合成与制备 | 第55页 |
4.3 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55页 |
4.3.1 核磁图谱 | 第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本文总结与展望 | 第56-57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56页 |
5.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