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锆修饰的钴基催化剂对一氧化碳低温催化氧化的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CO催化氧化的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CO氧化的催化反应机理第12-13页
        1.2.1 Langmuir-Hinshelwood和Eley-Rideal机理第12页
        1.2.2 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催化机理第12页
        1.2.3 金属氧化物催化机理第12-13页
    1.3 CO氧化反应的催化剂第13-15页
        1.3.1 贵金属催化剂第13-14页
        1.3.2 非贵金属催化剂第14-15页
    1.4 钴基催化剂的特性及研究进展第15-20页
        1.4.1 四氧化三钴结构第15-16页
        1.4.2 钴基催化剂上的CO氧化反应机理第16页
        1.4.3 钴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16-20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0-25页
    2.1 试剂与仪器第20页
    2.2 催化剂的制备第20-21页
        2.2.1 共沉淀法制备钴基催化剂第20-21页
        2.2.2 浸渍法制备不同ZrO_2含量的钴基催化剂第21页
        2.2.3 沉积沉淀法制备不同氧化锆含量的钴基催化剂第21页
        2.2.4 共沉淀法制备不同氧化锆含量的钴基催化剂第21页
    2.3 催化剂的表征第21-23页
        2.3.1 氮气吸附/脱附第21-22页
        2.3.2 X射线衍射(XRD)第22页
        2.3.3 H_2/CO-程序升温还原(H_2-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第22页
        2.3.4 O_2/CO-程序升温脱附(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 of O_2/CO)第22页
        2.3.5 FT-IR第22页
        2.3.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22-23页
        2.3.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3页
        2.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3页
    2.4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第23-25页
        2.4.1 活性评价的气体和仪器第23页
        2.4.2 活性评价方法第23页
        2.4.3 催化剂稳定性评价第23-25页
第三章 浸渍法制备的Co_3O_4-ZrO_2催化剂对CO低温氧化第25-31页
    3.1 前言第25页
    3.2 实验部分第25-26页
        3.2.1 催化剂的制备第25页
        3.2.2 催化剂的表征第25-26页
    3.3 催化剂上一氧化碳催化氧化的活性评价结果第26-28页
    3.4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第28-30页
        3.4.1 BET表征结果第28页
        3.4.2 XRD表征结果第28-29页
        3.4.3 CO-TPD第29-30页
    3.5 本章总结第30-31页
第四章 沉积沉淀法对Co_3O_4-ZrO_2系列催化剂的影响第31-40页
    4.1 前言第31页
    4.2 活性测试结果第31-34页
        4.2.1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第31-32页
        4.2.2 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第32-34页
    4.3 催化剂表征结果与讨论第34-39页
        4.3.1 BET表征结果第34页
        4.3.2 XRD第34-35页
        4.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第35-36页
        4.3.4 H_2-TPR第36-37页
        4.3.5 O_2-TPD第37-39页
    4.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五章 共沉淀法制备的钴基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40-55页
    5.1 引言第40页
    5.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40-42页
        5.2.1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第40-41页
        5.2.2 催化剂的稳定性第41-42页
    5.3 催化剂的表征第42-54页
        5.3.1 BET第43页
        5.3.2 X射线衍射图谱第43-44页
        5.3.3 UV第44-45页
        5.3.4 TEM第45-46页
        5.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46-50页
        5.3.6 CO吸附和CO_2-TPD第50页
        5.3.7 氧化还原性质第50-51页
        5.3.8 In Situ DRIFTs第51-54页
    5.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负载金属碳化物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催化产氢方面的应用
下一篇: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