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假单胞菌LH-3对2-羟基-1,4萘醌(lawsone)的降解及其固定化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5页
    1.1 天然染料综述第13-15页
        1.1.1 天然染料的发展历程第13页
        1.1.2 萘醌类天然染料第13-14页
        1.1.3 2-羟基-1,4萘醌性质概述第14页
        1.1.4 2-羟基-1,4萘醌的应用第14-15页
        1.1.5 2-羟基-1,4萘醌的生物毒性第15页
    1.2 含2-羟基-1,4萘醌废水的常见处理方法第15-16页
    1.3 生物强化技术第16-17页
    1.4 影响有机化合物微生物降解性能的因素第17-18页
        1.4.1 微生物活性对有机化合物降解性能的影响第17页
        1.4.2 化合物结构对有机化合物降解性能的影响第17-18页
        1.4.3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降解有机化合物的影响第18页
    1.5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第18-21页
        1.5.1 固定化方法分类第19页
        1.5.2 微生物固定化材料第19-20页
        1.5.3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应用第20页
        1.5.4 联合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介绍第20-21页
        1.5.5 生物碳作为固定化微生物载体的技术优势第21页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1-25页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22页
        1.6.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1.6.3 技术路线第23-25页
第二章 2羟基-1,4萘醌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与生长特性的研究第25-3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5-28页
        2.1.1 培养基、试剂及主要仪器第25页
        2.1.2 2-羟基-1,4萘醌浓度的测定第25-26页
        2.1.3 降解菌株的富集驯化与分离纯化第26页
        2.1.4 降解菌株的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鉴定第26页
        2.1.5 降解菌株对不同抗生素耐受性实验第26页
        2.1.6 降解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第26-27页
        2.1.7 降解菌系统发育定位第27页
        2.1.8 种子液制备及菌体生长量的测定方法第27页
        2.1.9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7页
        2.1.10 菌株生长特性研究第27-28页
        2.1.11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第28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8-36页
        2.2.1 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第28-29页
        2.2.2 菌株LH-3的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第29-31页
        2.2.3 菌株LH-3的相关DNA序列及系统发育定位第31-33页
        2.2.4 菌株LH-3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第33-34页
        2.2.5 不同环境因素对菌株LH-3生长的影响第34-35页
        2.2.6 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株LH-3生长的影响第35-36页
    2.3 讨论第36-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2羟基-1,4萘醌高效降解菌LH-3的降解条件优化第39-49页
    3.1 料与方法第39-41页
        3.1.1 培养基、试剂及主要仪器第39页
        3.1.2 2-羟基-1,4萘醌浓度的测定第39页
        3.1.3 种子液制备以及菌体生长量的测定方法第39页
        3.1.4 菌株LH-3利用2-羟基-1,4萘醌的生长降解曲线第39-40页
        3.1.5 初始pH值对菌株LH-3降解2-羟基-1,4萘醌的影响第40页
        3.1.6 温度对菌株LH-3降解2-羟基-1,4萘醌的影响第40页
        3.1.7 NaCl浓度对菌株LH-3降解2-羟基-1,4萘醌的影响第40页
        3.1.8 2-羟基-1,4萘醌起始浓度对菌株LH-3降解的影响第40-41页
        3.1.9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第41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1-47页
        3.2.1 菌株LH-3利用2-羟基-1,4萘醌的生长降解曲线第41-43页
        3.2.2 初始pH值对菌株LH-3降解2-羟基-1,4萘醌的影响第43-44页
        3.2.3 温度对菌株LH-3降解2-羟基-1,4萘醌的影响第44-45页
        3.2.4 不同NaCl浓度对菌株LH-3降解2-羟基-1,4萘醌的影响第45-46页
        3.2.5 2-羟基-1,4萘醌起始浓度对菌株LH-3降解的影响第46-47页
    3.3 讨论第47-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2羟基-1,4萘醌高效降解菌LH-3的降解途径及降解动力学研究第49-57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9-52页
        4.1.1 培养基、试剂及主要仪器第49页
        4.1.2 2-羟基-1,4萘醌浓度的测定第49页
        4.1.3 种子液制备方法第49-50页
        4.1.4 菌株LH-3降解动力学研究第50-51页
        4.1.5 菌株LH-3降解2-羟基-1,4萘醌的代谢途径研究第51页
        4.1.6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第51-52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2-55页
        4.2.1 菌株LH-3降解2-羟基-1,4萘醌降解动力学分析第52-53页
        4.2.2 菌株LH-3降解2-羟基-1,4萘醌代谢产物分析第53-54页
        4.2.3 菌株LH-3降解2-羟基-1,4萘醌的代谢途径第54-55页
    4.3 讨论第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海藻酸钠-生物碳联合固定化菌株降解2-羟基-1,4萘醌第57-67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57-59页
        5.1.1 菌种来源与种子液制备第57页
        5.1.2 培养基、试剂及主要仪器第57-58页
        5.1.3 2-羟基-1,4萘醌浓度的测定第58页
        5.1.4 生物碳的制备及结构性能表征第58页
        5.1.5 固定化小球的制备第58页
        5.1.6 固定化小球结构性能测试第58页
        5.1.7 联合固定化菌降解性能测试第58-59页
        5.1.8 不同环境条件下联合固定化菌及游离菌对2-羟基-1,4萘醌降解性能比较第59页
        5.1.9 联合固定化菌重复批量降解试验第59页
        5.1.10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第59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59-64页
        5.2.1 生物碳表征第59-60页
        5.2.2 固定化小球结构性能测试第60-61页
        5.2.3 联合固定化菌降解性能测试第61-62页
        5.2.4 不同环境因素对联合固定化菌和游离菌降解的影响第62-63页
        5.2.5 联合固定化菌重复批量降解实验第63-64页
    5.3 讨论第64-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六章 SBR反应器处理2-羟基-1,4萘醌废水及微生物种群结构研究第67-73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67-69页
        6.1.1 菌种来源及种子液的制备第67页
        6.1.2 联合固定化菌制备第67页
        6.1.3 SBR反应器实验配水第67页
        6.1.4 SBR反应器试验装置第67-68页
        6.1.5 实验方法第68页
        6.1.6 菌群分析第68-69页
        6.1.7 分析项目与测定方法第69页
        6.1.8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第69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69-71页
        6.2.1 SBR反应器中连续降解实验第69-70页
        6.2.2 反应体系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70-71页
    6.3 讨论第71-72页
    6.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1 全文结论第73-74页
    2 创新点与不足第74页
        2.1 创新点第74页
        2.2 不足之处第74页
    3 研究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3页
致谢第83-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申请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源OAS蛋白抗JEV的特性研究
下一篇:梭梭热激转录因子HaHsfA3、HaHsfB3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和表达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