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儿童主体地位逐渐提升 | 第10页 |
1.1.2 儿童参与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 第10-11页 |
1.1.3 新形势下对幼儿教师角色的要求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选题的目的 | 第11页 |
1.2.2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4页 |
1.3.1 “儿童作为研究者” | 第12页 |
1.3.2 角色 | 第12-13页 |
1.3.3 教师角色 | 第13-14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4.3 小结 | 第22-26页 |
2 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26页 |
2.2 研究资料的收集 | 第26-27页 |
2.2.1 文献法 | 第26-27页 |
2.2.2 观察法 | 第27页 |
2.2.3 访谈法 | 第27页 |
2.3 研究资料的分析与整理 | 第27-28页 |
3 教师在 “儿童作为研究者”活动中的表现及角色阐释 | 第28-62页 |
3.1 第一阶段:确定问题——角色的领悟期 | 第28-34页 |
3.1.1 教师在教研会议以及本班活动当中的表现 | 第29-33页 |
3.1.2 教师在第一阶段的角色阐释 | 第33页 |
3.1.3 对第一阶段教师角色的反思 | 第33-34页 |
3.2 第二阶段:研究准备——角色的探索期 | 第34-45页 |
3.2.1 教师在教研会议以及本班活动当中的表现 | 第35-43页 |
3.2.2 教师在第二阶段的角色阐释 | 第43-44页 |
3.2.3 对第二阶段教师角色的反思 | 第44-45页 |
3.3 第三阶段:收集资料——角色的反思期 | 第45-51页 |
3.3.1 教师在教研会议以及本班活动中的角色表现与分析 | 第47-50页 |
3.3.2 教师在第三阶段的角色阐释 | 第50-51页 |
3.3.3 对第三阶段教师角色的反思 | 第51页 |
3.4 第四阶段:分析资料——角色的适应期 | 第51-59页 |
3.4.1 教师在教研会议及其本班活动中的角色表现与分析 | 第53-58页 |
3.4.2 教师在第四阶段的角色阐释 | 第58页 |
3.4.3 对第四阶段教师角色的反思 | 第58-59页 |
3.5 第五阶段:回顾展示——角色的整合期 | 第59-62页 |
3.5.1 教师在教研会议及其本班活动中的角色表现 | 第59-60页 |
3.5.2 教师在第五阶段的角色阐释 | 第60页 |
3.5.3 对第五阶段教师角色的反思 | 第60-62页 |
4 “儿童作为研究者”活动中对幼儿教师的角色分析 | 第62-68页 |
4.1 观念中的角色 | 第62-65页 |
4.1.1 教师在处理与幼儿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演变分析 | 第63页 |
4.1.2 教师在处理与研究教师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演变分析 | 第63-64页 |
4.1.3 教师在处理与其他教师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演变分析 | 第64页 |
4.1.4 教师在处理与家长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演变分析 | 第64-65页 |
4.2 实践中的角色 | 第65-66页 |
4.2.1 教师扮演的基本角色 | 第65-66页 |
4.2.2 教师扮演的特殊角色 | 第66页 |
4.3 反思性的角色 | 第66-68页 |
5 “儿童作为研究者”活动中教师角色的讨论与展望 | 第68-72页 |
5.1 教师角色的讨论 | 第68-70页 |
5.1.1 “儿童作为研究者”活动激发出了新的教师角色 | 第68页 |
5.1.2 教师的角色进展逐渐深入 | 第68-69页 |
5.1.3 教师面临着角色适应性上的问题 | 第69-70页 |
5.2 对教师角色的展望 | 第70-72页 |
5.2.1 教师的决策性角色将逐渐弱化 | 第70页 |
5.2.2 教师将认可儿童创造的文化价值 | 第70页 |
5.2.3 教师的支持将延伸至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附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