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人才学论文--世界各国人才调查及其研究论文

我国人才聚集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北京和重庆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8-17页
    1.1 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目的第8-9页
        1.1.3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路线和内容第12-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页
        1.3.2 技术路线第12-14页
        1.3.3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第15-17页
        1.4.1 可能的创新点第15页
        1.4.2 不足之处第15-17页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7-21页
    2.1 人才的概念第17-18页
    2.2 人才聚集的概念第18-19页
    2.3 人才聚集相关理论基础第19-21页
3 人才聚集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第21-25页
    3.1 人才聚集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第21-22页
    3.2 人才聚集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第22-23页
    3.3 人才聚集有利于促进经济集群第23页
    3.4 人才聚集有利于推动经济市场化发展第23-25页
4 人才聚集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第25-48页
    4.1 各变量选取与解释第25-27页
        4.1.1 人才聚集的指标选取与解释第25-27页
        4.1.2 经济增长的指标选取与解释第27页
    4.2 数据来源第27-28页
    4.3 北京市人才聚集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第28-37页
        4.3.1 北京市人才聚集状况第28-32页
        4.3.2 北京市经济增长状况第32-33页
        4.3.3 北京市人才聚集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检验第33-37页
    4.4 重庆市人才聚集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第37-45页
        4.4.1 重庆市人才聚集状况第37-41页
        4.4.2 重庆市经济增长状况第41页
        4.4.3 重庆市人才聚集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检验第41-45页
    4.5 本章小结第45-48页
        4.5.1 北京、重庆两市人才聚集状况对比第45-46页
        4.5.2 北京、重庆两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第46-47页
        4.5.3 北京、重庆两市人才聚集综合指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对比第47-48页
5 建议与研究展望第48-52页
    5.1 建议第48-51页
        5.1.1 保持区域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发展阶段性协调第48-49页
        5.1.2 合理配置人才结构,防止人才高消费现象第49-50页
        5.1.3 合理进行产业布局,打造特色产业第50页
        5.1.4 根据人才发展阶段选取恰当的人才发展模式第50-51页
    5.2 研究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微观数据的实证检验
下一篇:湖北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