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主要研究问题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主要研究问题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3-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第16-17页 |
1.4.1 研究难点 | 第16页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7-29页 |
2.1 代理成本相关理论与来源 | 第17-21页 |
2.1.1 代理理论 | 第17-18页 |
2.1.2 代理成本的来源 | 第18-21页 |
2.2 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 第21-24页 |
2.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21-22页 |
2.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22-24页 |
2.3 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 第24-26页 |
2.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24-25页 |
2.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25-26页 |
2.4 债权人与所有者、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 | 第26-27页 |
2.4.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26-27页 |
2.4.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27页 |
2.5 对研究现状评价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设计 | 第29-42页 |
3.1 研究的总体框架 | 第29-30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30-34页 |
3.2.1 股权集中度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30-31页 |
3.2.2 股权制衡度对代理成本影响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31页 |
3.2.3 管理层持股对代理成本影响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31-32页 |
3.2.4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代理成本影响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32-33页 |
3.2.5 控股股东性质对代理成本影响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33-34页 |
3.3 研究方法与工具 | 第34-35页 |
3.3.1 研究方法 | 第34-35页 |
3.3.2 研究工具 | 第35页 |
3.4 研究设计 | 第35-42页 |
3.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5-36页 |
3.4.2 被解释变量定义 | 第36-38页 |
3.4.3 解释变量定义 | 第38-39页 |
3.4.4 控制变量定义 | 第39-41页 |
3.4.5 模型设计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股权结构对三类代理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2-61页 |
4.1 描述性统计 | 第42-43页 |
4.2 相关性分析 | 第43-47页 |
4.3 多元回归分析 | 第47-55页 |
4.3.1 权益代理成本回归分析 | 第47-51页 |
4.3.2 股东代理成本回归分析 | 第51-53页 |
4.3.3 债务代理成本回归分析 | 第53-55页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5-61页 |
4.4.1 股权集中度对三类代理成本影响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4.4.2 股权制衡度对三类代理成本影响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4.4.3 管理层持股比例对三类代理成本影响结果分析 | 第57页 |
4.4.4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三类代理成本影响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4.4.5 控股股东性质对三类代理成本影响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4.4.6 控制变量对三类代理成本影响结果分析 | 第59-61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61-6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1页 |
5.2 建议 | 第61-66页 |
5.2.1 建立适当的股权集中度 | 第61-62页 |
5.2.2 适当提高管理者持股比例,改善管理者的激励机制 | 第62页 |
5.2.3 适当增加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 | 第62-63页 |
5.2.4 重视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加强相关约束制度建设 | 第63页 |
5.2.5 重视财务杠杆的作用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