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2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1 科学问题 | 第16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3 研究区位置、数据源和研究方法 | 第17-25页 |
3.1 研究区位置 | 第17-18页 |
3.2 数据源 | 第18-20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0-25页 |
3.3.1 影像预处理 | 第20-21页 |
3.3.2 基于对象法 | 第21-22页 |
3.3.3 Ecognition分类步骤 | 第22-24页 |
3.3.4 精度评价 | 第24页 |
3.3.5 统计检验 | 第24-25页 |
4 结果分析 | 第25-41页 |
4.1 影像分类解译及评价 | 第25-28页 |
4.1.1 分类 | 第25页 |
4.1.2 影像解译 | 第25页 |
4.1.3 精度评价 | 第25-28页 |
4.2 澜沧江流域2000-2014年植被覆盖变化 | 第28-30页 |
4.3 康普乡和白济汛乡2000-2014年植被覆盖变化 | 第30-33页 |
4.4 退耕与未退耕社区2000-2014年植被覆盖变化 | 第33-40页 |
4.5 三个层次的对比 | 第40-41页 |
5 讨论 | 第41-46页 |
5.1 植被变化趋势 | 第41页 |
5.2 植被变化分析 | 第41-46页 |
6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