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植物生态学论文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植物群落结构及变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进展及现状第9-13页
        1.1.1 国内外湿地研究第9-10页
        1.1.2 国内外湿地研究现状第10-11页
        1.1.3 湿地植被群落结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第14-15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5-19页
    2.1 自然地理条件第15页
    2.2 地质地貌第15-16页
    2.3 气候第16-17页
    2.4 水文第17页
    2.5 土壤第17页
    2.6 植被第17-19页
3 研究方法第19-25页
    3.1 样地设置和数据采集第19-21页
        3.1.1 样地设置第19-20页
        3.1.2 野外数据采集方法第20-21页
    3.2 数据处理方法第21页
    3.3 数据分析方法第21-25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5-58页
    4.1 湿地植被分类第25-28页
        4.1.1 群落分类系统第25-28页
    4.2 不同生境条件下群落结构的变化第28-36页
        4.2.1 不同生境条件下群落结构分布特征第28-34页
        4.2.2 不同生境条件下群落生物多样性第34-36页
    4.3 不同管理模式下的群落结构变化第36-47页
        4.3.1 不同管理模式下的群落结构第36-40页
        4.3.2 不同管理模式下物种的重要值第40-41页
        4.3.3 不同管理模式下优势种平均高度第41-43页
        4.3.4 不同管理模式下优势种平均盖度第43-44页
        4.3.5 不同管理模式下群落生物多样性第44-47页
    4.4 群落类型的年间变化第47-50页
        4.4.1 大垡子塘样地的群落类型变化第47-49页
        4.4.2 小海坝样地的样方群落类型变化第49-50页
    4.5 生物量的变化第50-58页
        4.5.1 群落生物量年间变化第50-52页
        4.5.2 群落优势种生物量的季节变化第52-58页
5 讨论第58-62页
6 结论第62-64页
附录1 2014年样方物种数据矩阵第64-69页
附录2 2015年样方物种数据矩阵第69-74页
附图1 聚类分析树状图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3页
致谢第83-84页
附件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维西县退耕还林影响下不同空间尺度的植被覆盖变化
下一篇:家蚕小肽tal-like基因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