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第9-20页 |
1.1.1 多种降低NO_x排放的技术比较 | 第10-14页 |
1.1.2 环境型燃烧器(EV)介绍 | 第14-17页 |
1.1.3 计算流体力学发展介绍 | 第17-20页 |
1.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3 本章总结 | 第20-22页 |
第2章 试验与仿真原理的介绍 | 第22-29页 |
2.1 实验原理 | 第22-24页 |
2.1.1 模化实验的可行性分析 | 第22-23页 |
2.1.2 EV燃烧器旋流强度与狭缝之间的关系 | 第23-24页 |
2.2 实验装置 | 第24-26页 |
2.3 仿真模型 | 第26-28页 |
2.4 本章总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应用(?)分析法分析甲烷燃烧 | 第29-35页 |
3.1 (?)分析用于燃烧过程介绍 | 第29-32页 |
3.2 燃烧过程(?)损计算 | 第32-33页 |
3.2.1 计算(?)收入E_m | 第32页 |
3.2.2 计算绝热燃烧条件下燃烧产物的焓 | 第32页 |
3.2.3 计算绝热燃烧温度 | 第32-33页 |
3.2.4 计算产物的(?)值 | 第33页 |
3.2.5 计算(?)损 | 第33页 |
3.3 温度对(?)效率影响 | 第33-34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5-42页 |
4.1 实验系统 | 第35-36页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4.2.1 不同工况下燃烧器NOX质量浓度分布规律 | 第36-37页 |
4.2.2 NO_x质量浓度变化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4.3 本章总结 | 第40-4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5.1 本文结论 | 第42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