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创新及不足 | 第17-18页 |
2 服务外包相关理论研究 | 第18-25页 |
2.1 服务外包概念及分类 | 第18-20页 |
2.1.1 概念起源 | 第18-19页 |
2.1.2 服务外包的分类 | 第19-20页 |
2.2 服务外包的经济学理论研究 | 第20-25页 |
2.2.1 基于国际分工理论的服务外包 | 第21页 |
2.2.2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与合约经济学理论的服务外包 | 第21-23页 |
2.2.3 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服务外包 | 第23页 |
2.2.4 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服务外包 | 第23-25页 |
3 浙江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25-46页 |
3.1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 第25-28页 |
3.2 浙江省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 第28-34页 |
3.2.1 产业规模 | 第28-29页 |
3.2.2 承接业务市场结构 | 第29-31页 |
3.2.3 企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 第31-32页 |
3.2.4 园区建设 | 第32-33页 |
3.2.5 浙江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中发展中的问题 | 第33-34页 |
3.3 浙江省主要国际服务外包城市发展现状 | 第34-46页 |
3.3.1 杭州市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 | 第35-39页 |
3.3.2 宁波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 | 第39-46页 |
4 浙江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经济效应的机制分析 | 第46-56页 |
4.1 产业结构效应 | 第46-49页 |
4.2 就业效应 | 第49-51页 |
4.3 贸易效应 | 第51-53页 |
4.4 技术溢出效应 | 第53-56页 |
5 浙江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56-76页 |
5.1 浙江省承国际接服务外包数据的获取和度量 | 第56-58页 |
5.2 浙江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产业结构效应 | 第58-65页 |
5.2.1 浙江省产业结构水平的度量 | 第58-60页 |
5.2.2 浙江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产业结构效应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60-63页 |
5.2.3 回归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选取 | 第63-64页 |
5.2.4 实证与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5.3 浙江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 | 第65-67页 |
5.3.1 模型的设定与数据的选取 | 第65-66页 |
5.3.2 浙江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就业效应实证分析 | 第66-67页 |
5.4 浙江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贸易效应 | 第67-69页 |
5.4.1 模型的设定与数据的选取 | 第67页 |
5.4.2 浙江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67-69页 |
5.5 浙江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技术溢出效应 | 第69-71页 |
5.5.1 模型的设定与数据的选取 | 第69-70页 |
5.5.2 浙江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70-71页 |
5.6 浙江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综合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 第71-75页 |
5.6.1 指标的选取和模型的设定 | 第72-73页 |
5.6.2 实证分析 | 第73-75页 |
5.7 结论 | 第75-76页 |
6 浙江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政策建议 | 第76-81页 |
6.1 企业层面 | 第76-78页 |
6.1.1 重视国际服务外包品牌建设 | 第76-77页 |
6.1.2 提供高技术人才集聚的企业土壤 | 第77页 |
6.1.3 把握行业发展的趋势制定适合的战略 | 第77-78页 |
6.2 行业层面 | 第78-79页 |
6.2.1 建立浙江省国际服务外包行业协会组织 | 第78-79页 |
6.2.2 促进国际服务外包从业人员的标准化 | 第79页 |
6.3 政府层面 | 第79-81页 |
6.3.1 积极优化产业发展结构 | 第79页 |
6.3.2 转变政策制定理念,在园区内完善集群企业网络 | 第79-80页 |
6.3.3 全方位引进和培养服务外包人才 | 第80-81页 |
7 结语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附录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