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理论论文--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论文

汽车大侧向加速度下瞬态操稳特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16页
第2章 MF轮胎模型建模第16-34页
    2.1 MF轮胎模型的输入和输出第16页
    2.2 MF稳态轮胎模型第16-30页
        2.2.1 纯纵滑工况MF轮胎模型第17-19页
        2.2.2 纯侧偏工况MF轮胎模型第19-24页
        2.2.3 复合侧偏纵滑工况MF轮胎模型第24-30页
    2.3 MF瞬态轮胎模型第30-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3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第34-50页
    3.1 轮胎特性第34-35页
        3.1.1 轮胎侧偏刚度第34-35页
        3.1.2 轮胎松弛长度第35页
    3.2 悬架K&C特性第35-43页
        3.2.1 外倾角随轮跳的变化第36-37页
        3.2.2 前束角随轮跳的变化第37-38页
        3.2.3 侧倾中心高度第38-40页
        3.2.4 侧倾转向第40-41页
        3.2.5 侧倾刚度第41-42页
        3.2.6 减震器阻尼及前后减震器阻尼分配第42-43页
    3.3 其他参数的影响第43-45页
        3.3.1 质心高度第43页
        3.3.2 质心到前轴的距离第43-44页
        3.3.3 轴距和横摆转动惯量第44-45页
    3.4 汽车瞬态操稳特性评价指标第45-48页
        3.4.1 转向盘角阶跃工况评价指标第46-47页
        3.4.2 转向盘角脉冲工况评价指标第47-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4章 汽车转向瞬态响应工况操稳特性仿真研究第50-76页
    4.1 CarSim软件概述及与Matlab/Simulink的连接第50-53页
        4.1.1 CarSim软件概述第50-51页
        4.1.2 Matlab/Simulink轮胎模型与CarSim的连接第51-53页
    4.2 瞬态操稳特性影响因素及仿真结果分析第53-74页
        4.2.1 仿真工况设置第53-54页
        4.2.2 轮胎松弛长度第54-57页
        4.2.3 侧倾中心高度第57-60页
        4.2.4 侧倾转向系数第60-62页
        4.2.5 侧倾刚度第62-65页
        4.2.6 减震器阻尼及前后减震器阻尼分配第65-68页
        4.2.7 质心高度第68-71页
        4.2.8 质心前后位置第71-74页
    4.3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76-77页
    5.2 研究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间接式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研究
下一篇:小型驾驶模拟器开发及其转向力矩反馈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