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掺杂对络合物和MOF-5储放氢性能影响的多尺度模拟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术语表第12-13页
1 绪论第13-26页
    1.1 储氢材料概况第15-20页
        1.1.1 化学方法储氢材料第15-18页
        1.1.2 物理方法储氢材料第18-20页
    1.2 掺杂方式对轻质储氢材料性能影响第20-22页
        1.2.1 金属或非金属单质掺杂轻质储氢材料第20页
        1.2.2 缺陷掺杂轻质储氢材料第20页
        1.2.3 多金属联合掺杂轻质储氢材料第20-21页
        1.2.4 金属与非金属联合掺杂轻质储氢材料第21页
        1.2.5 轻质配位储氢材料共混方法第21-22页
        1.2.6 孔架材料限域轻质储氢材料第22页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第22-26页
        1.3.1 研究意义第22-24页
        1.3.2 研究创新点第24-26页
2 理论基础第26-37页
    2.1 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第26-27页
    2.2 交换关联泛函方法第27-28页
        2.2.1 局域密度近似法(LDA)第27页
        2.2.2 广义梯度近似法(GGA)第27-28页
    2.3 分子模拟方法第28-35页
        2.3.1 分子力学模拟方法(MM)第28-30页
        2.3.2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MD)第30-35页
        2.3.3 蒙特卡洛模拟方法(MC)第35页
    2.4 计算软件简介第35-37页
3 Nb掺杂LiBH_4(010)表面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第37-47页
    3.1 导论第37页
    3.2 计算方法第37-38页
    3.3 计算细节与模型第38-39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9-46页
        3.4.1 几何结构特性第39-42页
        3.4.2 电子结构特性第42-44页
        3.4.3 H原子的解离能第44-46页
    小结第46-47页
4 Ti/Nb掺杂NaAlH_4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第47-64页
    4.1 导论第47-48页
    4.2 计算方法第4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8-63页
        4.3.1 过渡金属(Ti/Nb)掺杂NaAlH_4块体的相对稳定性比较第48-51页
        4.3.2 掺杂NaAlH_4块体引起的结构变形第51-52页
        4.3.3 NaAlH_4块体的电子态密度第52-54页
        4.3.4 Ti/Nb掺杂NaAlH_4 (001)表面第54-63页
    小结第63-64页
5 Li-Ti和K-Ti掺杂NaAlH_4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第64-73页
    5.1 导论第64页
    5.2 计算方法第64-6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5-72页
        5.3.1 纯NaAlH_4和掺杂晶胞模型第65-67页
        5.3.2 径向分布函数分析第67-68页
        5.3.3 电子态密度分析第68-70页
        5.3.4 Bader电荷分析第70-71页
        5.3.5 H原子的解离能分析第71-72页
    小结第72-73页
6 有机链体和金属掺杂对MOF-5储氢性能协调的多尺度模拟计算第73-87页
    6.1 导论第73页
    6.2 计算方法第73-74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74-77页
    6.4 H_2吸附行为与机制分析第77-85页
        6.4.1 低压下H_2吸附过程分析第77-79页
        6.4.2 高压下H_2的吸附过程第79-81页
        6.4.3 MOFs的电子态密度分析第81-84页
        6.4.4 Ca掺杂对MOF-5储氢性能的影响探究第84-85页
    小结第85-87页
7 结论第87-90页
参考文献第90-96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第96-100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凝析气藏注入干气渗流规律、超覆评价方法及优化调控技术研究
下一篇:层状结构铝基复合材料近终形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