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9-21页 |
1 绪论 | 第21-37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21-2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3-32页 |
1.2.1 跨流域调水工程现状 | 第23-24页 |
1.2.2 水库调度研究现状 | 第24-28页 |
1.2.3 水库多目标调度决策方法研究 | 第28-32页 |
1.3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32-33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33-37页 |
1.4.1 论文主要内容 | 第33-35页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35-37页 |
2 研究区概况及跨流域引水情势分析 | 第37-51页 |
2.1 引言 | 第37页 |
2.2 研究区概况 | 第37-39页 |
2.2.1 地理位置 | 第37-38页 |
2.2.2 气象特征 | 第38-39页 |
2.2.3 水文特征 | 第39页 |
2.3 水库资料处理及功能复核 | 第39-42页 |
2.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39页 |
2.3.2 水库入库径流资料处理 | 第39-40页 |
2.3.3 水库功能及供水任务复核 | 第40-42页 |
2.4 跨流域引水工程分析 | 第42-45页 |
2.4.1 跨流域引水必要性分析 | 第42-44页 |
2.4.2 跨流域引水工程介绍 | 第44-45页 |
2.5 研究区生态调度必要性分析 | 第45-50页 |
2.5.1 水文情势变化分析法-RVA法 | 第45-47页 |
2.5.2 整体水文情势改变度计算方法 | 第47-48页 |
2.5.3 碧流河水库生态调度必要性分析 | 第48-5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3 最大引水能力条件下的水库供水调度研究 | 第51-70页 |
3.1 引言 | 第51页 |
3.2 基于调度图的水库供水与引水调度研究 | 第51-57页 |
3.2.1 基于调度图的水库调度方法介绍 | 第51-52页 |
3.2.2 供水调度图形式及其供水规则 | 第52-55页 |
3.2.3 引水调度图形式及其引水规则 | 第55-57页 |
3.3 最大引水能力条件下的水库供水调度模型 | 第57-63页 |
3.3.1 时段引水量分配的制定 | 第57-59页 |
3.3.2 供水目标 | 第59页 |
3.3.3 约束条件 | 第59-61页 |
3.3.4 目标函数及算法设计 | 第61-63页 |
3.4 供水调度结果及分析 | 第63-69页 |
3.4.1 供水调度结果 | 第63-66页 |
3.4.2 调度结果分析 | 第66-6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4 水库生态目标及生态调度方法研究 | 第70-99页 |
4.1 引言 | 第70页 |
4.2 水库生态目标及其计算方法确定 | 第70-80页 |
4.2.1 IHA指标的水文响应机理及指标优选的考虑因素 | 第70-72页 |
4.2.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水文指标确定法 | 第72-75页 |
4.2.3 生态目标计算方法 | 第75-80页 |
4.3 生态调度方案及调度情景设计 | 第80-88页 |
4.3.1 引水增加受水区供水的方案设计 | 第80-82页 |
4.3.2 生态径流约束法 | 第82-84页 |
4.3.3 生态调度线法 | 第84-86页 |
4.3.4 生态调度情景设计 | 第86-88页 |
4.4 基于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 第88-93页 |
4.4.1 多目标优化的非劣(Pareto)解 | 第88-89页 |
4.4.2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 | 第89-91页 |
4.4.3 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 | 第91-93页 |
4.5 生态调度方案及各用水户供水量确定 | 第93-9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5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水库多目标调度模型求解 | 第99-122页 |
5.1 引言 | 第99-100页 |
5.2 敏感性分析方法介绍 | 第100-105页 |
5.2.1 局部敏感性与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 | 第100-102页 |
5.2.2 Sobol'法敏感性分析原理介绍 | 第102-104页 |
5.2.3 Sobol'法抽样技术 | 第104-105页 |
5.3 水库引水与供水多目标调度模型的建立 | 第105-107页 |
5.3.1 优化时段引水量的引水策略 | 第105-106页 |
5.3.2 调度目标及约束条件 | 第106-107页 |
5.4 基于Sobol’预处理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 | 第107-113页 |
5.4.1 Sobol'敏感性分析的目的 | 第107页 |
5.4.2 Sobol'法敏感性分析的具体实现 | 第107-108页 |
5.4.3 Sobol'法对多目标优化问题分析的结果及讨论 | 第108-113页 |
5.5 基于Sobol'敏感性分析的多目标优化 | 第113-121页 |
5.5.1 优化情景设计 | 第113-116页 |
5.5.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116页 |
5.5.3 不同优化情景下的结果比较及分析 | 第116-12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6 水库多目标调度方案优选决策方法研究 | 第122-136页 |
6.1 引言 | 第122页 |
6.2 边际效益及多目标模糊优选方法介绍 | 第122-125页 |
6.2.1 边际效益分析方法介绍 | 第122-123页 |
6.2.2 多目标模糊优选方法及模型 | 第123-124页 |
6.2.3 权重确定方法 | 第124-125页 |
6.3 水库多目标调度方案的优选决策及分析 | 第125-135页 |
6.3.1 可视化工具对多目标方案的展示与初步决策 | 第125-128页 |
6.3.2 基于边际效益原理的方案优选 | 第128-130页 |
6.3.3 基于模糊优选方法的方案优选 | 第130-132页 |
6.3.4 多目标调度方案的最终优选与决策 | 第132-13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5-136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36-140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36-138页 |
7.2 创新点总结 | 第138-139页 |
7.3 展望 | 第139-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47-148页 |
致谢 | 第148-150页 |
作者简介 | 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