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9页 |
第一章 肖邦晚期音乐创作 | 第9-12页 |
第一节 肖邦晚期音乐创作背景 | 第9-10页 |
一、民族情感 | 第9页 |
二、个人情感 | 第9-10页 |
第二节 肖邦晚期音乐创作 | 第10-12页 |
第二章 《降A大调幻想波洛涅兹舞曲》Op.61演奏研究 | 第12-37页 |
第一节 幻想体裁和波洛涅兹体裁的融合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文本分析及演奏提示 | 第13-37页 |
第三章 《降A大调幻想波洛涅兹舞曲》Op61技术特征及教学要点 | 第37-56页 |
第一节 技术特征 | 第37-48页 |
一、歌唱性抒情音色的表达及控制 | 第37-39页 |
二、快速跑动音型的处理 | 第39-42页 |
1.突出隐伏旋律 | 第39-40页 |
2.双手快速同向弹奏 | 第40-41页 |
3.双音跑动 | 第41页 |
4.分解和弦 | 第41-42页 |
三、多重节奏的把握 | 第42-45页 |
1.波罗涅兹舞曲节奏 | 第42-43页 |
2.二对三节奏 | 第43-44页 |
3.节奏型的转换 | 第44-45页 |
四、和弦及和弦远距离移位弹奏方法 | 第45-46页 |
五、踏板的应用 | 第46-48页 |
第二节 教学要点 | 第48-56页 |
一、复调性 | 第49-50页 |
二、和声特点 | 第50-52页 |
三、幻想曲与波兰舞曲两种体裁结合的音乐处理 | 第52-53页 |
四、演奏版本比较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